
心理咨询师 顾恺颉博士
刊登于2010年2月5日《新闻晨报》第B06版:互动·倾诉
|
□临床心理师 顾恺颉
编者按:春节,对大多数白领而言,是一个名正言顺能好好休息和放松的机会。虽然还要等一周,但很多人已经早早地开始制订休假计划,而这种急迫和期待,从某种意义上,正是职场压力的反映。根据相关部门对医院门诊人群进行的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在新出现的高血压病例中,35-45岁的患者占63%;在一些城市,35岁以下的年轻高血压患者已占到20%。而中轻年白领盛行的高血压,往往与职场压力有关。那么,面对职场压力,该如何处理呢?让我们听听专家的意见吧——
长期加班,我身心疲惫
■案例一:Jack(化名),男,30岁,设计师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外资设计工作室工作。那会儿,满脑子的远大目标和理想,有干劲有能量,除了吃饭睡觉,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老板为人很好,见我家住得远,同意我住在工作室。
一开始,我很享受终日忙碌的充实生活。因为吃住在工作室,所以对我而言根本没有上下班的时间界限。项目来了,工作室几个伙伴就昏天黑地干上几个月;待项目结束,庆祝一番后就又开始下一个项目。
虽然工作非常辛苦、劳累,但我们都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一来,因为老板是首席设计师,跟着他一起打拼,对个人设计水平的提升非常有帮助;二来,收入在同行业里也算得上可观的,着实没有不努力的理由。
就这样,6年间,加班是常有的事儿,每次项目进入倒计时阶段,团队都要集体加班到深夜,连续几周吃住在办公室,那种辛苦真的不堪回首。
几年下来,不少同事的身体都出状况了,手腕疼痛、腰痛、颈椎病、胃病,还有就是因抵抗力下降而频繁发烧、感冒。
因为长期加班,我时常感觉到自己非常疲劳,以前只要好好睡一天,精力就恢复了,可现在却无法很快恢复了。疲乏的感觉天天缠绕着我,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健忘、失眠等现象都出现了,紧接着,心理上也出现了烦躁、脾气大、容易无理由地发火等现象。
如今我很犹豫,一方面,我对这份工作、这个老板和这些伙伴真的很留恋,可另一方面我却也担心这样超负荷的工作会毁了我的健康……
[心理点评]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生理与心理对健康有交互影响,由生理导致的心理疾病,称之为身心疾病。
研究发现,比起轻松愉快的人来,工作经常加班并容易感觉疲劳的人得身心疾病的危险性要多出10倍。同时,忙碌着却感觉没有希望的人,罹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要比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高出3倍。
本案中的Jack是典型的身心疾病患者。我的建议是,健康是第一位的,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是吗?如果目前的工作内容无法调整到轻松一些的状态,那么不如选择离开。因为,当个人无法改变现状时,选择离开不失为一个好的调整手段。
就公司而言,则可以适当安排员工进行身心健康方面的培训,了解如何释放压力、舒缓压力等相关知识,并适当安排工间操、轮流休假等方式,让员工放松身心,防微杜渐。
工作惯性让我停不下来
■案例二:凯文(化名),男,31岁,工程师
同事们都叫我“工作狂”。刚开始我还不以为然,为自己的执着和敬业骄傲,开心工作、开心加班,虽然身体上的累常有,但心理上的累从未感受到。可自从做了项目负责人后,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的疲劳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因为需要赶进度,整个团队加班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情。刚开始,团队成员并没有太多的怨言,对加班也不叫苦叫累,但时间久了,不少人就开始闹情绪罢工了。一两个人的节奏慢下来了,整个团队的效率自然很难保证。
其实我也能理解,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正值结婚成家的年龄,若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必然会影响到恋爱和婚姻。时间一长,即使员工自己没有怨言,家人也会有意见,所以靠加班赶项目的做法只能是偶尔行为,不能是长久之计。
去年,下属小王加班时,患了急性阑尾炎,老总闻讯后立即赶来,支付了全额手术费,还付了很大一笔营养费。事后,不少同事都说公司很仗义、很慷慨,但我认为,用健康换来的营养费不要也罢。今年年初,一位朋友得了肺癌,40岁就走了,这事对我刺激很大。因为这位朋友也是典型的工作狂,而且也是个有多年烟龄的老烟民。从那以后,我就有了非常强烈的戒烟念头,而且也想慢慢减少加班时间。但我发现自己好像已经有了惯性,停不下来了。回到家里,我还是控制不住地去电脑前工作,困了就喝咖啡、抽烟解乏,硬撑着完成一个个工作目标。凌晨三点甚至五点睡觉不稀奇,白天到公司还要强打着精神继续工作。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地有干劲,但不拼不搏又能怎样?如此昂贵的房价、如此高额的生活消费,这一切都需要钱,对于像我这样年龄的人来说,想要成家立业,辛苦劳累、压力大是必然的。
[心理点评]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持续的工作狂状态也许是强迫症的一种症状。
强迫症的典型标志就是不接受现实的缺陷,但又害怕任何改变,所以重复并痛苦着。本案中凯文问题的焦点就是,一方面担心超越极限的工作会影响健康,一方面又放不下工作,两者之间的心理冲突一直在他脑中循环,结果压力越来越大。
此外,长期的睡眠时间不足,也会导致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大。美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天睡眠时间平均为5小时的人,与平均为6小时的人相比,5年内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37%,每晚睡眠少于5小时的人中有近三分之一患有血管硬化。虽然仅仅一项研究尚无法证明缺少睡眠导致心血管疾病,但至少可以确定,每晚保证6小时睡眠对健康有利。
所以,建议凯文更合理地进行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选择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去做,而放松和增加睡眠时间应该列在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中。另外,坚持有氧运动,对大脑神经功能的调理也是很有益处的。
[职场EQ]
面对压力,学会放慢节奏
职场压力综合征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和医学研究的经常性课题之一。
面对压力,是束手无策,还是积极调节?以下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
1.提高睡眠质量
临睡前不要去想明天的工作及生活中的不如意,如果失眠,可尝试“思维中断法”。
2.增加运动
选择消耗量不大、健体又能防身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拳。
3.保持顺畅的沟通
保有良好的沟通动机,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适当运用肢体语言。
4.适当放慢生活节奏
把工作和生活节奏放慢,如果感觉急躁,尝试用腹式呼吸法控制。
5.停止自我责备和抱怨
打电话或约谈一个朋友倾诉,或者暂时抛开烦恼,去做你最爱做的游戏或活动。
6.自我充实并保有一颗期待的心
学会关注当下以及将来,而不是过去。并且,从现在起,开始充实自我。
快速检测你的压力
本量表共包含5个题目,分别测量“焦虑”、“愤怒”、“忧郁”、“自卑”与“失眠”等个人主观体验及心理困扰的严重度。
请您仔细回想在最近一星期中〈包括今天),这些问题使您感到困扰或苦恼的程度,然后圈选一个您认为最能代表自己感觉的答案。
得分标准:
完全没有(0分)轻微(1分)中等程度(2分)严重(3分)非常严重(4分)
身心状态:
1、工作中感觉紧张不安:0 1 2 3 42、觉得容易苦恼或动怒:0 1 2 3 43、感觉忧郁、心情低落:0 1 2 3 44、觉得不如其他人,自我否定:0 1 2 3 45、睡眠困难,譬如难以入睡、易醒或早醒:0 1 2 3 4
答案:0-5分:没有明显困扰
心理健康状况维持良好,请继续维持自己的好心情。
6-9分:轻度
要注意调整一下自己的压力状况,试着多放松心情喔。
10-14分:中度
目前状况可能有心理困扰,建议您可以找专业人士谈一谈或亲密的朋友倾诉下了。
15分以上:重度
目前心理困扰程度已经非常需要一位临床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