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寿者多为平和宽容的B型人格

(2009-11-03 16:14:42)
标签:

养生

饮食

寿星

老年人

杂谈

分类: 媒体报刊杂志各类报道

长寿者多为平和宽容的B型人格

                   营养学家、心理学家解析人瑞养生秘诀
               长寿者多为平和宽容的B型人格
                刊登于2009年10月30日《新闻晨报》

□见习记者 朱蒙雪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日前,本市评选出“2009年度上海市十大寿星”,李素清、王云妹、徐琼玉、龚宝芝、吕玉玲、黄荣财、倪炳兴、陈永坤、赵彰成、葛汉民等10位老人当选,其中最高寿的李素清老奶奶已经110岁,仍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人瑞的养生经验虽不尽相同、各有高招,但仍不乏共同点,如:生活规律、饮食均衡、热爱劳动、家庭和睦、积极与外界接触等。本期健康周刊邀请营养学家和心理学家解析“十大寿星”的“养生秘诀”,为您献上一份极具可操作性的“长寿秘笈”。

【秘笈一】

准时吃 吃得杂 有节制

    蝉联“十大寿星”的李素清奶奶生于1899年1月14日,已110岁高寿的她身体硬朗、面色红润。在今年夏天持续高温之时,所有家庭成员都没躲过感冒侵袭,唯独老人安然无恙。 “我母亲从几十年前就开始每天喝牛奶,从未间断。 ”老人的独生女田玉兰说,尽管老人摔过好几跤,可从未骨折过。李素清奶奶喜欢吃小馄饨、八宝饭、大葱炒鸡蛋,田玉兰精心为母亲准备食谱,顿顿不重样。几十年来,每到冬天,老人都要进补洞天长春膏或十全大补膏。

    108岁的王云妹老人现在还能帮助照看家中第五代小孩,她冬天每天吃一小段白萝卜,夏天则常吃红薯、南瓜。新当选 “十佳寿星”的吕玉玲老人早上必吃鸡蛋加牛奶再加少许点心,午饭准时吃、不挑食,下午4点半左右吃些点心和牛奶当晚餐,直到睡前不再吃东西。大厨出身的106岁老人黄荣财是一位美食家,喜欢吃海鱼、蚕豆和枸杞,还爱吃盐水鸭和牛羊肉,每天必喝两杯牛奶红茶。他对中医也颇有研究,冬天食膏方进补。

【专家说法】

老年人饮食有“八项注意”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营养师严之彦表示,结合科学的饮食规律,从“十大寿星”的饮食习惯可以看出,适合老年人的健康饮食有“八项注意”:

    ●食物要杂,不要挑食。 “十大寿星”的最大共同点是不挑食、注意营养均衡。为了使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满足人体需要,每天都应食用谷类、肉类、蛋类、奶类、豆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菌藻类、干果、植物油等多种食物。有的老人养成了几十年的饮食习惯,吃饭时只吃几种自己愿意吃的食品,但由于种类不多,势必导致营养不均衡,不利于延年益寿。

    严之彦提醒,鱼类水产品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9种氨基酸,且易于消化,多吃鱼类水产品的老人身体情况通常较好,例如黄荣财老人就是一位喜爱海鱼的美食家。此外,豆制品和鸡蛋里的卵磷脂也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可以保护老年人的心脑血管。

    ●每天吃新鲜蔬果。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能抗氧化、维持体液酸碱平衡、调节食欲。研究表明,经常食用新鲜蔬果的高龄老人其健康状况好于不经常食用新鲜蔬果的高龄老人。“十大寿星”中,王云妹老人经常吃的红薯和南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健康。

    ●多喝水,勤饮茶。严之彦指出,人到老年对口渴的感觉迟钝,轻度缺水常不感到口渴,所以在老人身边的人要常提醒老人喝水,促使老人养成自觉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想到喝水。饮料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宜。老年人除水肿、肾功能不全者外,都不要限喝水。有的老年人怕夜间上厕所,晚餐后就不喝水了,这是很危险的做法,可能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升高诱发血栓形成而危害健康。

    ●饮食有节制,少食多餐。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食量多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所以老年人饭量要少,两餐当中可增加一些点心,每次吃七、八成饱就可以了。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吃得过饱会使膈肌上升,影响心肌供血,是诱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吕玉玲老人每天执行的就是这样的饮食原则,下午四点吃过点心后直至睡前都不再进食。

    ●食物要柔软、细小。李素清老人常吃炖得酥烂的食物,严之彦表示这是符合老年人饮食规律的。人到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咀嚼功能下降,较硬的食物不能嚼碎,甚至咽不下去,即使勉强咽下,也会给食道、胃、肠造成伤害,导致消化系统功能下降。所以,老年人应吃一些质地细软的食物,如鱼肉、牛奶、鸡蛋、豆腐,并采用蒸、煮、炖、烩等烹调方法,才有利于消化吸收。

    ●食物温热,不过烫过冷。严之彦表示,给老年人吃的食物以温热为宜,最佳温度为40℃~50℃。临床研究证明,老年人吃烫的食物,不仅易诱发“餐后低血压”病,而且还易损伤口腔、食管和胃粘膜,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生冷的食物则易导致消化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障碍。

    ●饮食清淡,不多吃油、盐和糖。

李素清老人的菜肴就顿顿不重样、炖得酥烂清淡。严之彦提醒,老年人的饮食要清淡,一般以蛋、奶、大豆为主,荤食以鱼为主。高脂、高糖饮食和高盐饮食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严之彦指出,通常味觉减退的老年人,更喜欢吃味重的食品,但这是不可取的,盐腌的食品如腌肉、腊肉、酱肉、咸鱼、咸菜等更应被打入“黑名单”。

    ●预防骨质疏松,每天喝牛奶。

“十大寿星”中不乏每天喝牛奶的老太太。老年人骨密度降低,尤其老年妇女在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下降,更容易骨质疏松。牛奶含钙丰富,吸收率高,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核黄素等,对老人来说益处颇多。

【秘笈二】

家和睦 喜交流 有爱好

    “十大寿星”的另一大共同点是家庭和睦,夫妻相扶持、子女尽孝道。例如,葛汉民老人的妻子前年因中风住院,那段时间,两人每天都要“煲电话粥”,有时一天要打四五通电话,说的无非是“老太婆,侬感觉哪能? ”“我觉得蛮好。 ”104岁的葛汉民老人9月特意动了白内障手术,为的就是能更好地照顾95岁的老伴。家住崇明县竖新镇的龚宝芝老人今年106岁,为照顾她,老人的三儿子每天晚上和她同宿一室,一有动静就起身看护。老人的床头还装有一个电铃,连接到其他儿子住的隔壁楼上,老人随时可按铃。儿子们笑言:“这是我们家的平安通。 

    除了和家人交流,“十大寿星”们还都有爱好、很乐意接触外界。107岁的徐琼玉老人每日坚持读报,对大大小小的新闻了如指掌,每天还坚持到小区里转一圈。除了喜欢到处走走逛逛,105岁的陈永坤老人还喜爱打麻将,他说打麻将可以健脑,还能排遣寂寞。 108岁的王云妹老人喜欢通过电视了解外界资讯,家人外出回来时,她总要兴致勃勃地把自己从电视上看到的内容与家人分享。她心怀悲悯、乐于助人,从电视上得悉“汶川大地震”后,还让孙子代她到居委会捐款500元。

【专家说法】

B型人格宽容平和易长寿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顾恺颉介绍,美国心脏病学专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将人的人格分为A型人格、B型人格和C型人格三类。研究表明,A型为竞争性人格,人格特质主要体现为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研究表明,A型人格者易得心脑血管疾病。 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宽容、心平气和、竞争性弱、安贫乐道、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研究显示,83%的长寿者来自B型人格。 C型人格者典型的性格特征为抑制强烈情感、顺从他人意愿、缺乏自信、避免可能冒犯他人的矛盾或行为、对待生活的态度沉静、拥有感到无助和无望的感情取向。研究表明,C型人格与癌症的发病率高相关。

    顾恺颉表示,人们能够通过自我修炼来改造自己的人格特质。他建议老年人培养一些非竞争性的爱好,如书法绘画、太极拳、太极剑、养花逗鸟等,通过修身养性来延年益寿。 “十大寿星”大多对世界保持好奇心、积极接触外界资讯,是一种可塑性心态的体现,能活跃思维和神经细胞,有利于健康长寿。

    此外,顾恺颉特别指出,陈永坤老人打麻将的爱好与沉湎于赌博有本质区别。 “对老人来说,打麻将无关输赢,而是一种与家人、朋友情感交流的方式。 ”他建议老年人建立适合自己家庭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机制,子女陪老人一起打打牌、搓搓小麻将,或是陪老人一起逛逛花鸟市场、看电视时交流观感等,都是较为可行的交流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