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动倾诉】职场新人别像草莓般脆弱

(2009-10-14 11:43:25)
标签:

求职

就业

职场

无头鬼

小姑娘

杂谈

分类: 职场EQ

【互动倾诉】职场新人别像草莓般脆弱

 

职场新人别像草莓般脆弱

作者:心理咨询师 顾恺颉 崔 璨

刊登于2009年10月14日 新闻晨报 B06版 互动倾诉

 

    编者按:最近,在网上热传着一个由某外企HR写的帖子,叫《急!该怎么和这个85后应届硕士生打交道? 》,其中,列举了刚录用的这名员工在工作中种种匪夷所思的表现,引来跟帖无数。其中不少同行表示,这名新人还不算过分的,更雷人的一个居然因为自己失恋了,就要求单位准他请“失恋假”!在业内,对于这种职场新人有个说法,称之为“草莓一族”——新鲜、光亮、聪明,但又比较脆弱、敏感而任性。近来,倾诉的聊天平台中也陆续有不少职场新人来咨询,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心理专家是怎么说的——

 

■案例一:王先生(化名),男,30岁,主管

压力之下,她辞职了

    今年,我们部门刚招聘了一个86年生的小姑娘,小姑娘在国外留学7年,成绩优异,英语口语相当好,人长得也漂亮。我们这个部门与各大企业的老总打交道比较多,对于员工的谈吐和形象要求比较高,招到这样的员工,真的很幸运。一开始,小姑娘的热情也比较高,有干劲有能量。大家对她的工作都十分满意。

    不久,我们部门接了个新项目,因为时间紧,那段时间加班就是家常便饭了。其实,以前每次项目来的时候,同事们也都是先昏天黑地地干活,待项目结束,再休息庆祝一番。可这一次领导在办公室里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小姑娘却当面质问领导:“按规定,加班要支付加倍工资的,单位能否兑现?”话音未落,领导的脸色就一变,不过,总算没有发作,只是说人事部门会处理的。接下来一段日子,小姑娘的问题越来越多:先是明确表示不愿意加班,又在很多同事面前唠叨对加班的不满;有一次在和客户通电话产生矛盾后,又在办公桌上摔东西;工作中与同事难免会发生不愉快,她就哭鼻子、闹情绪;接着,又因为工作量大了就频繁在办公室里抱怨,有时领导布置工作也会当众顶撞……她的我行我素和任性自我,让领导和与她合作的同事都很有意见。

    结果一个月后,小姑娘自己主动辞职了,说是不适应这样的工作压力。

    [心理点评] 工作压力是阻力,还是助力,其实看我们的心态而定:以正面情绪迎接挑战,培养对成功的期待,就能借力使力,让压力把自己的表现推得更上一层楼;而如果以负面情绪处理压力,则可能令自己不堪重负。案例中的女孩子对于自己的工作压力非常不认同,挑战领导、唠叨、摔东西都不是处理压力的正确途径,不仅不能消除自己的压力,反而使工作同伴离自己越来越远。

 

■案例二:马小姐(化名),女,24岁,营销人员

为什么我总没升值机会

    高中时代,我就去英国留学。本科和硕士读的都是营销专业。实习期间,都是在国外的大企业里工作,而且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去年年底,我回到国内,很想大干一番。

    开始几家用人单位,都因为我薪资要求高的问题,不能录用我。这么一拖,到后来就高不成低不就了。为了能给父母一个交代,我暂时忍气吞声地选择了一家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做最基础的营销工作。它打动我的最大理由是,它是个刚刚成立的新企业,正准备补充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也给我申请有关的管理职位提供了可能。对于这份工作,我相信自己可以胜任。不久,我向老板毛遂自荐,想担任总监,但结果老板一点回应也没有。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上司给我的理由是,缺乏管理经验!可笑,就这么一家小公司,就是管理几个小业务员的工作,我会不能胜任吗?可老板却对我完全没有信心,这大大打击了我。我当初几经辛苦,到国外读书,为的就是比别人发展的好,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做到管理者的位子上,可实际上在那个公司,做的就是高中生都能做的业务,这和我的理想相差甚远。我认为这个企业老板没有魄力,干了不到两个月,我就辞职了。

    辞职以后,我又陆续跳了几个单位,目标都是管理工作,可至今没有实现。到现在为止,我基本上是每半年都要换个工作,还没有老板能满足我升职的要求。到底是老板没有眼光,还是我真的不行?

    [心理点评] 刚开始上班,难免会有一段看似大材小用的适应期,但这也是考验大材是否真能成大器的关键时刻。真正的聪明好材,能看到每一个学习的契机,努力充实,尽早成为可用之才。本案中马小姐的问题在于欠缺坚持,其实她的基础是不错的,如果肯潜下心来在一家企业中好好历练,适时表现,相信会有好的结果。

 

■案例三:小李(化名),女,23岁,失业

好像没有工作合适我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小型的广告公司,专为企业设计网站,同时也代理域名、空间、关键字等业务。我在大学里就是宣传部部长,大学的网站就是我和学生会几个骨干一起做的,凭借着大学里的经验,我顺利进了该公司任网页设计。我凭着踏实勤劳的工作态度,很快升为制作部主管,可是好景不长,公司经营不善,投资人纷纷撤资,我不得不开始找寻第二份工作。

    两个月后,我终于找到一家外资企业在上海办事处的客户代表工作。该公司在上海除了租了一套办公室,连最起码办公设施都不齐全,两个人共用一台电脑。整天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同事两个呆在办公室里做一些诸如接电话、整理客户档案等简单的行政工作,三个月后,我主动提出了辞职。

    在家闲了一个月后,我又应聘到一家台资企业做市场策划工作。一个月后我就被频繁地派往江苏、浙江等地出差,负责当地的销售与市场,招募当地的经销商、代理商。我的业绩不错,迅速为公司抢占了江浙市场,发展迅速令同行们也瞠目结舌。但辛苦也随之而来,每天都在各个商场、数码广场之间来回奔波,谈代理、谈合作,晚上还要应酬。一个月下来我一下子瘦了十几斤,再加上不想长期被派往外地,三个月后,我再一次地递交了辞呈。

    如今,我赋闲在家,想休息一段时间,也想好好想想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因为我觉得自己在短短的一年中,已经换了三份工作,如今回想起来,却没有一份工作合适我。

    [心理点评]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案例中的小李,几份工作行业跨度很大,但听上去都不是最适合她的。其实小李的工作能力不错,大可好好选择一下工作,给自己创造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不必屈就。

 

[职场EQ]适应职场,攻心为上

    职场新人如何自我调节,快速适应职场生活?下面有几个小窍门:1、认真构建人际关系网,赢得人心

    职场新人应该多向老员工请教与学习:工作中哪些环节是应该注意的,哪些工作有特殊的要求,公司有哪些制度是值得特别遵守的。总之,初来乍到,先了解情况,多通通人情,这是新人开始工作时要做的必然准备。2、大事小事,都是学习的契机

    领导交予的大事小事都是个人表现的契机,也是考验自我以及学习的好机会。抓住机会,无论事情大小、难易,顺从领导安排,好评自然来。3、新环境适应的心理调整

    新人来到工作单位,必然有一系列的不适应,也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等负面情绪。要学会反驳负面念头,找出未来的希望,当想法乐观,心情自然海阔天空。4、应对办公室政治

    办公室里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你。万一有人与你为敌,可主动示好,使之失去攻击你的立场。无论是握手、拍肩、拥抱或公开真心称赞对方,都能优雅地避免敌意恶化。5、停止自我责备和抱怨

    办公室里难免出现工作失误,及时认错、纠正才是当务之急。对于职场新人来说,重复的错误不再犯、以及在短时间内挽救损失或让损失最小化才是明智举动。6、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在现今强调工作团队及知识管理的潮流中,懂得分享,愿意帮忙,才能造就自己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价值。

 

[测试]你适合什么工作

    在旅行时你不小心在荒山野岭迷了路,这时天色已晚,你迫不得已只好向据说闹鬼的一户人家借宿。在一定要住下来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间房间?

A、有个人头从窗外恶狠狠瞪着你睡觉的房间B、厕所会传来开关门声和女人叹息声的房间C、你一睡上去床就开始摇晃不让你睡的房间D、半夜醒来看到一个无头鬼坐在床边的房间

    选A:你比较适合SOHO一族,或是医生、律师等职业。这类型的工作多半是拥有自己的专属空间,有一定的收入来源,而且比较固定不容易被外界所影响。有人从窗外瞪着你也代表来自于周遭对你的不满和异样的眼光;在窗外代表不容易对你造成影响。适合你的工作还有行政部门、教育、企划人员及艺术创作等。

    选B:你比较喜欢的是一份很稳定的职业,尤其是不需要到外面拋头露面的工作。厕所会传来开关门声和女人叹息声,代表你会受到来自于上级的压力或是主管的责骂;比较起来,你宁愿整天待在办公室里吹冷气也胜过到外面去忍受风吹日晒。所以,诸如高科技产业的技师或工程师,企业的网络工程师或是会计、助理秘书、工程师、研发人员、财务金融相关人员或人事部门等工作都很适合你。

    选C:你比较适合从事业务工作。你的个性比较好动,无法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也不喜欢受拘束,所以你的职业也比较倾向于可以常常到外头走动的工作。床开始摇晃不让你睡代表你做业务时,拜访客户常常会发生的拒绝、碰壁。像是老板、销售、业务人员、门市人员、美容师或是餐饮旅游相关行业都很适合你。

    选D:你适合从事接近群众的工作,例如娱乐行业、从政。无头鬼坐在床边代表这个人和你密不可分,可是你又无法看清他是谁。就像娱乐明星会累积一定的球迷,也靠球迷吃饭,可是又无法知道谁是谁一样。另外,像公司的公关、导游、便利商店的店员或是银行的服务人员也都可以归于此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