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的举止,有一条最重要的法则。如果我们遵循这条法则,我们几乎永远不会出问题。事实上,如果遵循这条法则的话,就会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朋友和无限的幸福。但是一旦违反了这条法则,我们就会惹上无尽的麻烦。这条法则就是:永远使对方觉得重要。
几千年来,哲学家一直在推测人性关系的规则,而从推测中,只寻出了一条重要的箴言。这条箴言并不是新创的。索罗亚斯特早在3000年前就把它教给拜火教徒了。孔夫子也在2500年前在中国就宣扬它了。道教始祖老子,也把它教给了他的门生。释迦牟尼于耶稣诞生前500年,在圣迦河岸宣传过它。印度教的经文典籍,在这之前1000年,就传播过它。耶稣在十九世纪之前在崎岖的巨狄亚石山上,就这样教导过了。耶稣把它归纳成一句话——“己所欲,施于人。”
你希望那些和你来往的人都赞美你,你希望人家赞美你真正的价值,我们许多人都希望这样。因此,我们也要以希望别人待我们之心去对待别人。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当重要人物的感觉,一旦别人帮助他实现了或让他体验到了这种感觉,他当然会对这个人感激不尽的。当别人超过我们,优于我们时,可以给他一种超越感。但是当我们凌驾于他们之上时,他们内心便感到愤愤不平,有的产生自卑,有的却嫉恨在心。所以,让我们都谦虚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鼓励别人畅谈他们的成绩,自己不要喋喋不休地自夸自擂。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称赞和尊重别人,能够欣赏别人,使他们觉得很受重视,不花一分钱,却能对别人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同样,别人反过来也会尊重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你。
尊重和赞扬别人能够让他人感到受到了重视,受到了礼遇。纽约“卢瓦公司”的负责人马克先生替一位著名的鉴赏家做庭园设计。有一次,他对鉴赏家说:“先生,我知道你有个雅号,就是养了许多漂亮的好狗。听说每年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展览里,你都能拿到好几个蓝带奖。”鉴赏家听了之后很高兴,后来还提出送给马克的儿子一只小狗,并且打印一份血统谱系和饲养说明给他,告诉他怎样养狗。这就是让对方得到重视的报酬。鉴赏家不仅送给马克先生一只价值好几百元的小狗,而且在百忙中拨出了1小时15分钟的时间指导小狗的饲养。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你要使自己得到重视,你就得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
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两个人迁移到一个小镇上。第一个人到了这个城镇的市郊,就在一个加油站停下来问一位职员:“这个镇里的人怎么样?”
加油站职员反问:“你从前住的那个镇的人怎么样?”这个人回答:“他们真是糟透了,很不友好。”
于是,加油站职员说:“我们这个镇的人也一样。”
过了些时候,第二个人驾车进了同一个加油站,问职员同样的问题:“这个镇的人怎么样?”那个职员同样反问:“你从前住的那个镇上的人怎么样?”
第二个人回答:“他们好极了,真的十分友好。”
加油站职员于是说:“你会发现我们这个镇的人完全一样。”
与人交往时,你需要别人知道你的价值,需要别人的认同,需要受到重视,那么,你必须让你遇到的每个人倍感自己的重要和被需要、被感激。
一个不变的事实是,你所碰到的每一个人,几乎都认为在某个方面他比你优秀,而一个绝对可以赢得别人友谊的方法就是学会欣赏别人。记住爱默生所说的话:“每一个我所碰到的人,都在某一方面比我优秀,而在那个方面,我可以向他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