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众日报 2004-03-05

(2009-09-17 08:54:15)
标签:

教育

电子游戏

大众日报

电玩

《传奇》

山东

杂谈

分类: 媒体有约

都市新休闲方式:电子游戏
大众日报2004-03-05

   2月28日,魔力宝贝山东玩家俱乐部在济南成立,150多名来自省内的电玩玩家欢聚一堂。每天都要在网上共同作战数小时的战友终于面对面交流,那分快乐让人不由得不感叹,电玩已成了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电玩成了日常休闲
  张华是一家酒店的服务员,只要有空几乎每天都要玩《传奇》,打怪、买点卡,一天三四个小时,最多的时候五个小时,现在他已经是41级了。他说玩游戏花的钱也不算多,一个月挂机买月卡30元,上网费60元,平均100元钱左右,现在他已投资几千元了。他的装备也能值不少钱,另外边打游戏边在网上交友。他说他们单位里十几个人都玩这个游戏。
  吴小姐的男友在电台工作,他的大部分休闲时间是在联众游戏上度过的,对此吴小姐倒很看得开,说无所谓,总比他出去“胡作非为”要强。相比于其它的休闲项目来说,每月60元的上网费,相当便宜。
  3月3日下午,记者在山师东路、花园路、山大路等一些网吧里看到,虽然不是周末,但玩游戏的人不少,除了大学生外,还有一些是年轻的工薪一族。他们大多是下了班一起来,一位小伙子告诉记者,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到网吧打游戏。
  "玩就是工作"
  很多人是通过玩游戏打发休闲时光,但也有一些人由此找到新的工作。“玩就是工作”,成了电玩爱好者们理直气壮的借口,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就是休闲,休闲就能赚钱。
  今年28岁的王祖贵,是“小熊在线”山东站的站长,他就是通过电子游戏对电脑产生了兴趣的。当初,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软硬件方面的问题,后来还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掉的,他说他现在所从事的网站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个时候的积累。
  济南登陆者网络游戏俱乐部的史发亮,就是通过玩游戏,后来成了专职的送卡员,如果你玩着游戏点卡没了,一个电话,他就会给你送过去。
  当然最令人羡慕的就是职业电玩家了,林祥年是山东FIFA联盟的主考官,2003年拿下CIG山东赛区冠军,成了山东FIFA第一人,捧回了金光闪闪的奖杯和不菲的奖金让他的确有种事业有成的感觉,对他来说,玩好了就能赚大钱。
  "玩就是学习"
  当游戏产业的价值让人刮目相看时,中国电玩爱好者的钱都被赚到韩国、日本、欧美厂商的手中,于是一些高校也开起了相关课程。
  2月12日,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三年级开设的“游戏软件设计”课引来了众多的学生,这门课是作为2004年新学期的一门选修课亮相的。每周两学时、周四周五各一次,预计开课十五周左右。在软件学院三年级的470余名学生当中,选修该课的学生占到了八成。首堂课的内容以动画实例分析和讲解为主,在供学生下载学习的课件上,《魔兽争霸》、《传奇》、《秦殇》等国内外知名游戏的名字赫然在列。而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是电子游戏的玩家。
  香港大学计算机图形学硕士、该课的女讲师王筱婷向记者介绍道:“对于网络游戏这样一个软件产品市场,空间越来越大,趋势也越来越热。无论是拓宽就业前景、还是从接触前沿知识的角度考虑,学生都有必要对网络游戏的技术层面有一定的了解。”
  继山东大学开设“游戏软件设计”课程之后,日前,浙江大学在2004年度第一学期也首次推出“计算机游戏设计”,对于大学校园的电玩爱好者们来说,玩就是学习。
  中小学生:偷玩一族
  尽管让中小学生远离网吧的管理规定路人皆知,一些家长也不严禁孩子玩游戏,但一位中学生告诉记者,他们班有些同学CS打得特别棒,当然都是偷着玩。
  赵先生的儿子刚上小学,赵先生对电子游戏非常排斥,他说孩子本来作业就比较多,一玩游戏,孩子会上瘾,而且经常玩游戏对孩子的视力容易造成伤害,孩子的休闲时间应该在蹦蹦跳跳的户外活动中度过。
  张强是一位初一的学生,每个周五和周六,就成了他的快乐游戏时间,一边打游戏一边跟同学用QQ聊天。对此他的家长告诉记者,只要孩子完成了作业,还是尽量给他一定的游戏时间让他玩。他认为打电子游戏能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当然他说从心里他不希望孩子在电玩上花的时间太多。
  林先生的儿子正在读小学,对电玩也是很着迷,林先生的办法是引导孩子玩,并尽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每次玩多长时间都让孩子有个数。他对记者说,孩子玩游戏也是一种娱乐休闲,玩游戏本身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合理引导,不能堵,而是要“疏”。
  专家告诫:孩子沉溺电玩弊大于利
  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任昌兵先生认为,电子游戏对启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都是有帮助的。少年儿童正处于发育期,两只手频繁的活动,能刺激大脑的发育,游戏本身也能给孩子们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总的来说,沉溺于电子游戏,弊大于利。少年儿童的坚持性、稳定性正处于培养期,玩游戏上瘾后容易患上孤独症,长时间沉醉在游戏的世界里,不愿意与人相处。
  另外,大部分游戏有暴力倾向,不利于孩子们的品德发展,有些孩子会模仿游戏里的人物去伤害别人,还有的孩子因此逃学、辍学。昌兵把这些症状称为网络综合征,矫正起来非常困难,到他所在中心来心理治疗的20多个孩子中,只有四五个得到了完全恢复。因为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可能让他们断绝与外界的联系,而游戏如今是无处不在的,一旦找到合适的环境,“瘾”又会被诱发出来。因此,电玩不宜成为孩子的主要休闲活动。
  当然对大学生和年青工薪族来讲,这个问题要简单一些。电子游戏,只不过是他们工作学习之余的一种休闲消遣的方式。
  本报记者 邢强 实习生 玮栋 肖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