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你好:
我是一个大一男孩,他和我是同级不同班的同学。他虽然比我稍微小一些,但是他经常安慰我帮助我就像是我的哥哥。而我是一个内向、适应力不强而且较软弱的男孩,我没有什么朋友,他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真的希望我们能够做一辈子的好朋友,永远都不分开!但是,最近因为一件小事我与他吵了起来,事后我向他道歉,他却说:“你闪吧,我们不再是朋友”。之后就再也不理我了,这让我很伤心。以前我受了委屈都是他来安慰我,遇到什么困难每次都是他陪伴我度过,以后的道路还会有坎坷和荆棘我该怎么办?我想念他,希望他回来!他的离去,我的心里有一种失恋的感觉,我是不是同性恋?
——百慕大
回复:
百慕大网友你好:
通过在留言中,对你情况的初次分析,你不属于同性恋的范畴。同性恋并不是简单的等于同性性行,判断是否是同性恋要以其性的取向做为界定标准。同性恋的性取向是以感情、情爱、性和情感方面长期持久地被相同性别的人所吸引为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情况能够引起青少年产生同性恋的疑问,就是对同性伙伴的心理上的过度依赖带来的错觉。对实际案例分析发现,有这类疑惑的人,往往是那些独立能力差、依赖性较重、人际交往能力不良的青少年。你就属于这种情况的一种。
我们人类的成长期很长,从出生的婴儿到长成独立的生命个体需要十五、六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依赖于父母生存。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我们开始有了独立的愿望,这时候的我们,从心理上和情感上开始与父母分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入了“心理断乳”时期。虽然这是成长中的自然发展规律,但是由于十几年来我们在情感上、心理上一直依赖于父母。当进入青春期后,发育成独立的生命个体的心理需要使我们开始与父母疏远,这时我们的情感就会需要一个新的载体。在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位能给予我们依靠和信赖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情感依赖的新载体。这个人可以是同性伙伴,也可以是异性伙伴,也可能是年轻的老师或亲友。这种现象在青春期是非常多见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保护越多,孩子的依赖性越强。在青春期遇到了有独立能力的同伴,因为对方能像父母一样的关心和照顾自己,同时又不会像父母那样约束自己,他就会把自己从父母身上剥离下来的情感投放在这个同伴身上,并对他产生强烈的感情上的依赖甚至会伴有强烈的占有欲。这种情感上依赖不过是心理独立之前的一种过渡形式,并不是真正的爱情,所以,青少年时期同性伙伴地中有这种感情的人也并非是同性恋。
博主:兵哥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