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一词如果让我们顾名思义地去作解释的话,就是会面和谈话。在这里,会谈中的双方就不仅仅是通过谈话交流的,会谈双方视线的接触和身体的姿式等也会成为会谈中交流的要素。
一、目光的接触与身体语汇
在会谈中,区别一个治疗者是否成功,其中也需要考虑治疗者与对方视线的接触及治疗者的身体姿式动作所构成的身体语汇。一旦你要参加某个会谈,你就应注视着你的会谈对象,一直保持视线的自然接触。进一步看来,你的身体语汇也应表示出你的关注和兴趣。
那么,在会谈中治疗者的目光怎样安排比较合适呢?我们的建议是:当你倾听对方的谈话与叙述时,目光可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当你在讲话解释时,这种视线的接触可比听对方谈话时少些。也就是说,对方讲话时,一定要用目光表示你的关注;自己谈话时,有时视线可以短时间离开对方。
二、其他非言语性的技巧
除了目光的接触与身体语汇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非言语性的技巧。说话的语气、语调及速度就是其中之一。心理治疗的过程比较多地依靠治疗者的言谈话语来影响对方,这就需要治疗者在治疗时很好地运用自己的语音、语调。来访者在听治疗者讲话时,治疗者所说的话语,对他来说是理性化的东西,而从声调与语气中,他感受到的是某种态度与情绪,这种态度与情绪并不就到此为止了,它还会诱发来访者的感情。那么,作为一个治疗者,你的声音是否能让对方感到温暖、顺耳、让人有兴趣听下去,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般说来,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关键是要注意,你要带着对对方的共情、理解与关切去讲话。这样,你的语音中就有了灵魂,讲出的话语才会有扣人心弦之效应。
关于治疗者的话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运用的技巧。比如发音不能太平,这会使人感到平淡无奇,枯燥无味。讲话时要有些抑扬顿挫、变速与停顿。这会使你的话语变得有生气、有吸引力。讲话时,要尽量发出明确的声音,使对方能够听清楚,含混不清易使对方产生犹疑。语速不要过快或过慢,一般中等速度较为适宜。过慢会使对方感到拖沓、不精炼,过快有时对方容易跟不上你的速度,因为他们同时还需要思考。掌握谈话中的停顿有助于对方思考,停顿并非留下谈话的空白,停顿有3个作用:(1)留下言语的余韵;(2)求得同意、领会;3)加强听者的紧张状态,这实际上是让对方参与其中的艺术。
三、某些基本技巧的实践练习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一个人学会微笑的前后经历。当他面色冷漠时,他觉得其他人也都严肃,冷漠;但当他学会对别人微笑之后,他发现他遇到的人们也都在对他微笑。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有些治疗者工作很认真努力,但治疗效果不太好;有些人一味埋怨来访者的人格特征有问题,那么我们自身有无要提高之处呢?下面的几种练习将会有助于某些治疗者。
1.对于好的听众与不好的听众的观察
注意你周围的人,找出你认为是最好的听众的那些人,这些人应具有使周围人愿意和他们谈话,在有困难和问题时,愿意向他们倾诉的特点。
2.会谈的实践性练习
在你与朋友或家人谈话时,有意识地引入某些消极行为(如眼睛看着别处,样子懒懒散散、心不在焉,而在另一些时候,则有意识地注意以积极的方式参与谈话,注视对方,身体面对对方倾斜等)。记下这两种方式产生的影响,对不同的人情况怎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