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2008-04-15 16:48:50)
标签:

杂谈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6年就给人的健康下定义,即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完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但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一致的标准,对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因人因时而异。根据我们的观察和思考,在大学生中,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人们的工作强度和生存压力增大,这一点对还处于相对安宁的校园中的大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如一位班主任所言:他的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就问了他读大学时四年里都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毕业以后怎么办?因为上研、出国、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很多同学从大一起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问题,并不得不因此而放弃很多施展自己个性空间的机会,有的时候甚至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去做自己本不喜欢做的事,比如用很多的时间去背GRE单词,花很多的精力去准备让自己感到非常烦躁的各类证书考试。神经长期出于紧张状态和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是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一旦他们的这些努力不能取得其预计的结果时,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就会更大。

第二,家庭环境。对于贫困生来说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在6月初结束的全国团组织心理咨询员培训班上贫困生心理健康成为与会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贫困生中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普通学生。自卑、不善交流、心理负担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比较普遍。对贫困生来说,他们刚到学校的时候,常发现城市同学说的一些话题他们插不上嘴,感到自己不被接纳,因而自卑。环境坐标发生了变化,但他又不希望别人对他的评价发生变化,这时心里就会有矛盾。”“但如果总是不能接纳现实,老是逃避交流,将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在我们所掌握的有关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几个案例中,贫困生占的比例超过了一半。当然,这不意味着家庭贫困是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我们也看到很多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而在学业和工作上都做出优秀的成绩。

第三,个人条件。这是产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对任何人来说,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外部条件,内因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我们看到,即使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很多同学并没有出现心理问题。这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和切合实际的期望,并能在遭到挫折的时候及时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之所以在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与8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人开始上大学有关。这一代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一般是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干,家长只要求他们搞好学习就行了。但上大学以后,他们面临一个全新的需要完全自理的生活、学习环境,有的人难以适应从而产生程度深浅不一的心理问题。另外,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由于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中人较少(一般就是父母和自己),加上父母过多的呵护,他们自我中心的观点比较强,与人的合作能力较差,而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需要宽容与合作,这对一部分独生子女来说又是一个难题。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有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的人数要高于一般的社会青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