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学弟,立竿见影。
(2011-08-08 09:56:15)
标签:
高尔夫发球一号木挥杆体育 |
分类: 高球技术 |
昨天与大学同校的学弟打了一场球,为了避开烈日暴晒,下场很早。打完球在会所大侃球经一个多小时,学到不少。
学弟身材高大匀称,当年是学校排球队的主力。一号木开球基本在280码以上,但上杆不多,腰部、肩膀和手腕的力量都集中在击球前40厘米范围内发出。介绍的经验是,练习时,上杆下杆,两腋下各夹毛巾,打完球还是不会掉下来。想想这办法特别适用于我,因为两手臂太细太长,如果离身体太远,方向不能确定,力量也发不到杆上。
另外一个增强击球力量的练习法是练习甩动的力量:用毛巾打湿拧干,单手按挥杆方法甩动,要听到毛巾发出“刷”的声音。当然,有塑胶练习棒就更好,棒头有个哨子可以听到吹哨声。
增加击球距离的另外一个要点,是送杆时身体不能太早起高,这样杆头才能更长时间地追着球向前。追球是我的理解,送杆时杆头如果能沿着球飞出的方向“追击”,毫无疑问是会增加距离,但起身太早会影响追球,这点原来倒是没有联想起来。
这段时间短铁打得很好,昨天上午那场球,A场九洞居然打出历史最佳成绩47杆。攻果岭每杆都成功了,在长草沙坑都能把球送上果岭。进步的原因就是少上杆,多屈腕,指实,掌虚,击球瞬间要甩。昨天下午送走学弟,急匆匆到球场打了九洞(A1-5,B1-4),因为没有认真看线(特别是第二推),出现4个三推,但结果还是理想的50杆。
模仿学弟的动作,长短铁杆都增加了5-10码的距离,铁杆距离超过自己的目标,是不利于成绩的,几乎每一洞都留下了长推(有两个10码左右的长推进了)。发球在A1、B1、B3打出了历史最远距离,但也有几个打出极其严重的左勾滚地球,原因是上杆少了,节奏还不掌握。球道木则不行,几乎没打出一杆好的。学弟过去是不用球道木的,这次虽然球袋里插着一支崭新的三号木,但没见他拿出来过,五杆洞B3是用3号铁在第二杆攻果岭。其他三个则是3杆上。难道这动作不适合于球道木?
下午把家里3支铁木杆、3支球道木都带上,到练习场好好固定一下动作,并且定出三支带到球道上用的杆。现在袋中确定不能变的有“推+S+60度+4..9P+发球木”,一共是11支杆。
前一篇:再论果岭的解读
后一篇:无力的选择:全面起用铁木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