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果岭的解读
(2011-07-12 12:29:42)
标签:
高尔夫推球原理体育 |
分类: 高球技术 |
三年前曾经作过果岭解读的一篇,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又有新的心得可以收录:
一、当时说“球快线小,球慢线大”,不够明确,有可能会引起误解。当果岭质量好,阻力小时,我们会说“这果岭真快”,在这种情况下,推同样的一段距离时,相应的力量要小,这时球的初速相对平时是慢的,线会大。所以准确一点来形容,应该是“力大线小,力小线大”。
二、关于撞后壁进洞,还是刚好掉入洞的问题,一般的原则是上坡撞壁,下坡不撞。但也有不少例外的情况:比如逆草情况下,就算是下坡还是需要相对较大点力,因球速慢的时候,逆草纹比较容易干扰球滚动的方向,产生不可控的效果。相反的情况,比如球洞后壁有轻微的坍塌,或者前沿有较粗壮的草梗向洞口上空伸出,这时候球容易飞越洞口,力量就要控制到刚刚好。总之一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瞧一眼洞口,发现异常及时应对。
三、打孔的果岭,沿打孔方向相当于多了一些草纹:打孔除了会造成球的跳动前进,需要比较大的力之外,还会沿着打孔的方向出现侧偏的力。一般来说,这时短推需要把整个球路都分析一遍,力求把中间的偏转因素都考虑到。而长推就把孔排列的方向当草纹来看,主要还是在于力度的控制,争取二推消灭三推。
四、球在果岭边上长草,想使用推杆时,如果草长而且逆草,是绝对不可以的,球在进入果岭前就会有完全不可控制的方向变化。这时可考虑用七号铁做切球,或更长的如三号木,直接敲击球的后部。让球飞过果岭外的这部分长草。
有一个例外的情况,南方冬天,地特别硬,球处于果岭外不远处的无草硬地,与果岭之间有长草阻碍,这时用切球的方式容易出错,打深或打薄,可以考虑用推杆。具体做法详见“再论冬天打球策略之——硬地作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