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黑门山
黑门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1,008
  • 关注人气:1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希伯来书》十一11—12分享

(2015-10-29 06:14:53)
分类: 圣经研究

这两节说的显然是亚伯拉罕之约的另一方面,神应许亚伯拉罕的后裔。然而如前所述,后裔与土地密不可分,特别是所应许的土地在今生不能兑现,后裔的延续是承受土地的唯一途径。因为所立之约中的两个方面联系过于紧密,而且1316明显又在讲应许之地的事情,所以1112两节其实是从后裔的角度来看土地。我们现在的分析着重字句本身,因此还是偏重后裔方面的内容,但是不要因为着眼于局部而忘了全局,本处的上下文都是土地,我们还是要随时预备进入下面经文的时候转回土地去。

8节刚引入亚伯拉罕的时候,我们就提到了《罗马书》第四章里称他为信心之父。但是因为《罗马书》中对应许之地相对牵涉较少,并且不那么直接,所以在我们分享亚伯拉罕与应许之地关系的时候基本没怎么参照《罗马书》第四章。然而应许的后裔就完全不同了。《罗马书》中称亚伯拉罕为信心之父的时候,几乎完全仰赖亚伯拉罕对得到后裔坚定不移的信念,并且也着重强调了撒拉过了生育年龄,常人看来已无法生育 (罗四1721)。因为两处经文如此相关,我们便拿来互相对比,一起考查。

《罗马书》的经文同时涉及了生子与复活 (罗四17) 两个层面,而《希伯来书》十一章也同样关系这两点。这两节经文重于生产,到下面第19节评论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心态时,死里复活的主题就显明出来了。然而这两节经文也只是“重于”生产罢了,而不是丝毫没有复活的意味。事实上,由于我们反复强调的创造神学,生孩子与复活都是基于创造神学的救赎事件,其本质都是带出新的生命,所以在提到生产时不可能不涉及复活。这一点在下面亚伯拉罕献以撒时会再次结合《罗马书》第四章的相关内容作进一步分析,现在就根据1112两节本身的内容来看看其中说了些什么。

其实来十一1112把生产与复活结合得如此紧密,甚至不需要明确借助创造论就可以看到两者的联系。因为特定的情况,对于产生新生命来说,撒拉的身体跟死了没什么两样,所以撒拉能生以撒,从神学眼光来看,那就是死里复活的表现。在集中论述复活的《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中,保罗在解释复活的本质时提到“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并且所种的乃是麦粒般的种子 (林前十五3637)。对于麦粒种子,基督曾经教导:“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24)。种子对新生子粒有如母亲孕育下一代,综合保罗与耶稣的教训,不难看出生产与复活在属灵层面上的一致性。

这两者的一致性在这里被《希伯来书》作者同样用到了撒拉生产之上,而且和麦粒种子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第12节囊括了基督与保罗论到麦种的至少两大关键特征:已死的身体孕育新的生命,后代数量极其繁多,这两点在撒拉的身上都体现了出来。因此《希伯来书》作者心中亚伯拉罕之约在后裔方面的应许统一整合了生产与复活,从而与创造神学息息相关 (前面简短提到,应许之地也关乎创造神学,不过这点留待下面的经文分享再详解)。即便从撒拉角度来描写,跟亚伯拉罕的信息也完全相合。

相合就相合在已死之人非但要生育,而且要后裔繁多,那不是今世可以看见的,而是将来未曾显明的事情。对将来众多未见后裔的信心乃是十一章所求信心的标准体现,所以撒拉记事自然也在属灵信心伟人榜上占了一席之地,值得读者效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