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这一辈子

标签:
刘亮程塔希提岛狗这一辈子东方龙散文文化 |
分类: 生活雅趣 |
http://s2/middle/51bb67d8haba3bf1e7011&690
推荐语:
在当下大众文化日趋没落的年代,优美的散文日渐式微。散文,曾经因为字字珍珠般的语言,华丽的修饰辞藻,合情合理的章节结构和蕴含哲理的内涵引起无数人的共鸣。现代人的浮躁体现在一些写手无病呻吟的浅吟低唱,表现在一些写手指手画脚的喧嚣。而散文家刘亮程的作品不是这样,其大作《狗这一辈子》并无华丽的辞藻,读后却令人如沐春风,表达的主题发人深思。如细微处见真章是其作品的一大特点。
学者林贤治认为:“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作家李锐认为:“在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读到农民刘亮程的这组散文,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和安慰。”
刘亮程的文字朴素而旷远,时人称之为“乡村哲学家。
狗这一辈子
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解人意均不行。总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剥了皮炖了肉。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时候却连自己都看守不住。
活到一把年纪,狗命便相对安全了,倒不是狗活出了什么经验。尽管一条老狗的见识,肯定会让一个走遍天下的人吃惊。狗却不会像人,年轻时咬出点名气,老了便函可坐享其成。狗一老,再无人谋它脱毛的皮,更无人问津它多病的肉体,这时的狗很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世界已拿化没有办法,只好撒手,交给时间和命。有头脑的人大都不跟狗计较,有句俗话:狗咬了你你还能去咬狗吗?与狗相咬,除了啃一嘴狗毛你又能占到啥便宜。被狗咬过的人,大都把仇恨记在主人身上,而主人又一古脑把责任全推到狗身上。一条狗随时都必须准备着承受一切。
在乡下,家家门口拴一条狗,目的很明确:把门。人的门被狗反持,仿佛狗的家。来人并非找狗,却先要与狗较量一阵,等到终于见了主人,来时的心境已落了大半,想好的话语也吓得忘掉了大半。狗的影子始终在眼前窜悠,答问间时闻狗吠,令来人惊魂不定。主人则可从容不迫,坐察其来意。这叫未与人来先与狗往。
有经验的主人听到狗叫,先不忙着出来,开个门缝往外瞧瞧。若是不想见的人,比如来借钱的、讨债的、寻仇的...便装个没听见。狗自然咬得更起劲。来人朝院子里喊两声,自愧不如狗的嗓门大,也就缄默。狠狠踢一脚院门,骂声“狗日的”,走了。
若是非见不可的贵人,主人一趟子跑出来,打开狗,骂一句“瞎了狗眼了”,狗自会没趣地躲开。稍慢一步又会挨棒子。狗挨打挨骂是常有的事,一条狗若因主人错怪便赌气不咬人,睁一眼闭一眼,那它的狗命也就不长了。
一条称职的好狗,不得与其它任何一个外人混熟。在它的狗眼里,除主人之外的任何面孔都必须是陌生的、危险的。更不得与邻居家的狗相往来。需要交配时,两家狗主人自会商量好了,公母牵到一起,主人在一旁监督着。事情完了就完了,万不可藕断丝连,弄出感情,那样狗主人会妒忌。人养了狗,狗就必须把所有爱的忠诚奉献给人,而不应该给另一条狗。
狗这一辈子像梦一样飘忽,没人知道狗是带着什么使命来到人世。狗这一辈子,犹如人这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