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花世界与地狱之门

(2010-09-09 23:20:03)
标签:

宗教

孟婆汤

忘川河

地狱之门

阎王

阴间

极乐世界

东方龙

教育

分类: 人生感悟
http://s10/middle/51bb67d8g8fd52c509df9&690

在人们交谈当中,或者是写文章表达的时候,频繁使用的两个词汇是“花花世界”与“人间炼狱”。花花世界从字面的理解当然是如同花一样的世界——繁花似锦,美不胜收,人间天堂;人间炼狱表述的是世间的各种悲苦场所——撕心裂肺、倍受煎熬的炼狱。许多人用的多,但是知道这些称谓来历的写手并不多。就从花花世界谈起吧!

 

花花世界这个词汇来源于佛语。比如《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记载,卢舍那佛坐卧在千叶大莲花当中,瞬间幻化出千尊释迦佛的佛影,各自居在千叶大莲花之中,其中每一叶大莲花的释迦牟尼佛,又幻化出百亿尊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担树上。俗语花花世界就源于此,一般形容尘世间的繁华之地。以笔者俗人的理解,大千世界即是万物,即是宇宙,即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而超出人之境界的佛教理解则不一样了,显得更为博大,更为精深久远。比如:昔时如来佛祖拈花,惟弟子迦叶微笑,于是迦叶随即步往西方极乐去了。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唯佛祖有此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在现实世界之内,花鸟鱼虫虽小,却无不与冬夏春秋四季相连;在精神世界当中,冬去春来,花开花谢,又与人们的万种情思相牵相连,因此画一朵花就是在画一个世界。这是对于世界的感悟,对于人生的诠释。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

 

人们常说,修成正果,度往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西方极乐世界又是个什么样子呢?也就是佛教徒所信仰的没有苦难的理想世界。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尘世间”是一片污垢不堪的地方,属于“秽土”。而极乐世界的地面由琉璃构成,连药师佛的身躯,也如同琉璃一样内外光洁,所以也称琉璃世界。具有说不尽的庄严美妙,没有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没有五欲的浸淫。

 

西方极乐世界,有七宝砌成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皆有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珍珠、玻璃、砗磲、赤珠、玛瑙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一尘不染;那里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曰: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等鸟。百味饮食随意而至,自然演出万种伎乐。那里的人智慧高明,颜貌端严,但受诸乐,无有痛苦。

 

人们极度向往西方极乐世界,认为那里没有不公平,没有痛苦,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淫欲,是一片清净的天堂。然而,人们被世间的功利所困扰,被金钱美女诱惑,于是悲剧常常上演——血腥、恐怖、暴力、淫荡充斥着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这就引出来我们常常所说的“不做善事,死后要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话题。那么,什么是“地狱之门”呢?

 

关于阴间的说法来源于道教。据史料记载,阴间的提法应该始于唐宋时代,因为守奈何桥的孟婆是那个时代的人。不过,笔者还是相信,阴间的雏形应该发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源自古人对死灵的神秘感与恐惧感。其实,所有的文化皆发端于民间,只有古代民间大众的智慧才是创造中国古文化的源动力,学问家也无非是记载罢了,充气量也就是一个“文员”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才是伟大发明创造的主体。

 

按照道教的解释,阴阳两界的相交区是黄泉路,所以灵魂必须经由黄泉路才能到达阴间。人的灵魂一旦跨过了鬼门关,就走向了黄泉路。走在漫漫的黄泉路上,路上首先看到的是盛开着的“只见花、不见叶”的彼岸花。真可谓“花叶生生两不见,相念相惜永相失”。放眼四顾,会看到阴间的河流,其中最有名的河流叫——三涂川,因为佛家认为夭折的孩子必须向父母赎罪,所以三涂川的河岸上,夭折的孩子必须不停的堆砌沙丘,但是他们永远不能完成,因为隐在暗处的鬼卒会不时地将沙丘推倒。

 

黄泉路的尽头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桥分三层,上层红,中层玄黄,最下层乃黑色。愈下层愈加凶险无比,里面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生时行善事的走上层,善恶兼半的人走中层,行恶的人就走下层。。。。。。等级相当分明。
 
奈何桥上有一位老太太叫做孟婆,要过奈何桥,就要必须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过不得奈何桥,就不得投生转世。凡是喝过孟婆汤的人就会忘却今生今世所有的牵绊,了无牵挂地进入轮回道开始了下一世的轮回。孟婆汤又称“忘情水”,一喝便忘却前世今生的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
 
据说,阳间的每个人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一碗孟婆汤,也是活着时候所流的泪。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会落泪:喜极而泣、悲痛流泪、因爱因恨流泪。孟婆将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煎熬成汤,在他们离开人间,走上奈何桥头的时候,让他们喝下去,忘却活着时的爱恨情愁,干干净净,重新进入六道轮回,或为仙、为人、为畜。
 
不是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汤。因为这一生,有太多的爱不舍得忘记。孟婆就会告诉他:“你为她一生所流的泪都熬成了这碗汤,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对她的爱”。人眼中最后的一抹记忆便是他今生挚爱的人,喝下汤,眼里的人影慢慢淡去,眸子如初生婴儿般清彻。喝下孟婆汤,一切繁华世间事皆成空!
 
当然,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也可以不喝孟婆汤,付出的代价就是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你或许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见她,她却看不见你。千年之中,你看见她无数次走过奈何桥,无休止地喝孟婆汤,你盼她不喝孟婆汤,可是又担忧她受不得忘川河中的千年煎熬之苦。当自己在忘川河里看着自己爱的人走过时,她会看得见你么?其实,一切皆是虚妄的,你和她形同陌路。
 
奈何桥边有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石身上的字鲜红如血,最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早登彼岸”。有诗为证:“今生已知前生事,三生石上留姓氏,不知来生她是谁,饮汤便忘三生事。”我想,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缘定三生”的由来吧。
 

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尘缘已了,就喝杯忘川水煮今生吧……所有初到阴间的灵魂要接受阎王的审判。阎罗王左手持可以看透灵魂生前德行的“往生境”;右手持专断人的生死来世的判官笔和生死簿。自此,生死轮回就在阎王的手里了。

 

经过阎罗王审判的灵魂,阳寿未尽的重返阳间;已经身死、但是未有恶性的可以投胎转世;广积善德的来生大富大贵;作恶多端的则依据为恶程度打下十八层地狱,受尽地狱苦楚偿还生前的罪孽;恶贯满盈的,即使赎罪后允以投胎,也是做一牲口,任人宰割。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坠落阴间不得超生”。

 

在阎王殿的后面,是地狱的入口——那里常年怨气冲天,阴风刺骨。在地狱入口的旁边,有一奇妙所在,佛家称它为“六道轮回”,是掌管天地间人、仙、鬼、怪、妖,一切生灵的命运所在。据说,大神通的地藏王菩萨就居住在六道轮回的入口。民间传说,地藏王菩萨本应成佛飞升西天极乐世界,但是他本着“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誓言,甘愿长居阴曹,化解地狱的怨气。真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圣贤大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