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了唐伯虎点秋香  历史不再寂寞

(2009-06-26 23:34:00)
标签:

华府

唐伯虎

秋香

三笑

苏州

东方龙

教育

分类: 快乐时光

该文在博论坛【大话教育】精华置顶、草根博客【文化圈子】推荐导读

有了唐伯虎点秋香 <wbr> <wbr>历史不再寂寞

素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临河而建,水陆并行,形成“小河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因此有“东风威尼斯”、“东方水城”的称号。一直以来被称之为“人间天堂”,有“丝绸之都”、“园林之城”的美誉。笔者曾经三下姑苏。初次去苏州为公干,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在苏州开课,闲暇之余,游离苏州虎丘剑池、寒山寺,极度徜徉在留园、拙政园等苏州园林里,颇能感受到“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可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可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再次下苏州乃为同学聚会,再游苏州园林,但见步移景异、变幻无穷,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第三次和苏州见面是在今年四月天,细雨淅沥,来到江南地区的文化经济中心,感受市民文化的朝气蓬勃给苏州城提供了适宜的温床,所以有人赞曰:“说不尽福利乾坤,花不尽繁华景象”,但是骨子里仍旧觉得少点什么。

 

到底缺少什么呢?苏州乃为文人骚客吟诗作画之地,这里有许许多多的传说,是文化灿烂的地方,文化的多元少不得狂士的装扮。哦,原来少了历史上几位文化名人的足迹,未能踏踪寻觅得到诸位才子的垂青,的确心里失落的很。在苏州,有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躲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杰出代表。他就是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史称唐寅,号桃花庵主,有六如居士的称号。走进唐伯虎,就是走进了历史。

 

历史记载,出生于苏州一个小商人的家庭的唐伯虎,其先祖父是唐朝功臣,其父唐广德虽为商人却深知功名的重要,对唐伯虎的教诲也可谓不为余力,所以唐伯虎虽然“少小入学”却“才气奔放”,从小就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人禀赋,但是,他却时刻不敢稍忘涉及自己一生命运利禄的功名。无奈刚过乡试,成为“唐解元”的他便受到了牢狱之灾。科举受挫后的唐伯虎自然在事业上陷入了低谷,但他的仕途无望,却也成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风流才子。对于唐伯虎本人来说,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从此以后,唐伯虎开始频频流连于烟花柳巷、胭脂堆里,创作了大量有关女色的诗词画作。唐伯虎点秋香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但是,真的有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吗?是真实的历史吗?

 

先来听听这个故事:一天,无锡望族华学士之夫人率婢仆乘画舫来吴中进香,正巧遇到应文征明和祝枝山相邀来游虎丘的唐伯虎。这时,唐伯虎看见华府众人中有一位风姿明丽、秀逸绝尘的婢女,心中暗喜,不自觉地尾随到一寺庙。华府众人走进殿堂,施礼拜佛,唐伯虎也随着屈膝跪在那小婢女的旁边,那小婢女无意中将一绢帕遗在地上,被唐伯虎拾得。当华府的人来到虎丘时,唐伯虎在一山石旁又遇到那小婢女,便将绢帕还给她,婢女拿着绢帕看着这个书生,嫣然一笑。文、祝二人在途中不见唐伯虎的人影儿,只得自行回去。当华府一行游罢虎丘回到船上时,唐伯虎也雇来一条小船相随。

 

原来,那婢女名叫秋香,是华夫人最宠爱的婢女。当船行至途中秋香出来倒水的时候,正好倒在唐伯虎的身上,秋香看到不仅不急反而在那里憨笑的唐伯虎,又为之嫣然一笑。船到无锡,华府的人上了岸,唐伯虎也急忙追去,在华府门前秋香看见唐伯虎还傻里傻气地追来,又嫣然一笑后走进门去,至此,唐伯虎已获得心中美人的三笑。为进一步追求,唐伯虎不惜更换便装到华府应聘教书先生,取名华安,教华学士的两个不成材的儿子华文和华武读书写字。一日,秋香给华氏兄弟送茶点,看见华安的桌上放着一幅题为“一对蠢才”的画像,便偷偷拿去交给了夫人。夫人虽然大怒,但见画上笔致精妙,实在难得,又经过二儿媳实际上是唐伯虎表妹的解围,并提议以夫人为模特画一幅观音像时,夫人才转怒为喜。这时,唐伯虎便借机提出要秋香帮着磨墨的要求,以进一步接触秋香。此后,唐伯虎曾多次与秋香相约,但秋香都答应下来却不赴约。文、祝二人因探访久出未归的唐伯虎,来到无锡华府,祝枝山谎称华安是逃跑的家仆,要带他返家。唐伯虎托辞不愿回去,华学士也不愿让他离开。就在文、祝二人无奈走出华府时,唐伯虎追出来说明了一切,三人便设计一番,以迫使华学士答应在所有的婢女中任意挑选一人为妻。经华夫人同意后,华府的所有婢女集合起来供唐伯虎挑选。然而,唐伯虎几乎看遍所有的婢女但仍不作声,只是小声说,既承恩典,我愿看看全部婢女。夫人不解地问一旁的二儿媳,二儿媳说道只有秋香一人没有出来,经夫人吩咐后,秋香出现,唐伯虎这才满意。第二天华学士得知当夜唐伯虎与秋香逃跑,便派人到祝家探询,但听说华安在唐伯虎家。当华学士得知实情赶到唐家亲眼看到唐伯虎即是华安时,请出了秋香,由此真相大白,华学士开怀大笑,从此唐华两家认为亲家,互相往来。

 

这是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演绎的的情节,也是民间传说的三笑故事梗概。但是根据历史考证,据《茶余客话》和《耳谈》等笔记记载,明代历史上的确有件为一个婢女而卖身为奴的事,但这是一个名叫陈立超的书生,好事者把它附会到唐伯虎名下。另据史家考证,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间南京妓女,姓林名奴儿,她的年纪比唐伯虎大十几岁。而华太师是无锡人,要比唐伯虎小27岁。因而,唐伯虎是与“三笑”姻缘无缘的。有的戏曲将唐伯虎描写成有八九个老婆还不满足的色迷、淫棍、流氓、文痞,调戏起妇女来门槛数他最精,玩弄起骗术来也数他最聪明,唐伯虎在天有灵,也要鸣冤叫屈了。这一数百年的“冤案”,是该重新颠倒过来了。。

 

有一位作家说过:“中国历史这样大,历史如此长,有几个才子型、浪子型的艺术家出现实在不该惧怕,深紫的色彩层层涂抹,够沉重了,涂几笔浅红浅绿,加积分调皮洒脱,才有活气,才有活泼的中国文化”说这话的人就是那位不太受人待见的余秋雨,人虽讨厌,但他的话也不无道理。唐伯虎的诗词向以“语殊俚浅”明世。他认为创作就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声言“人生贵适志,何用宽心镂骨,以空言自苦乎?”这句话不但在当时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而且在当下也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殊不知,如今的文坛也是浮躁虚夸,深层次的作品很少问世,影响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难得出炉,究其原因,乃是作者都是顺应时势,没有写出来一个时代的特点及其特色,大都是为权势而作,为欲望而作,为金钱而作,没有写出真实的自己,不能写出真实的社会,没能揭露社会底层的本质,所以作品枯燥无味,实在是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唐伯虎有一篇《伯虎自赞》如是写道:“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要人我。咦!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你我百年以后,有你没了我。”其实这就是现实唐伯虎与民间唐伯虎之间灵与肉的对话。其实,民间传说的唐伯虎是否本人已无讨论的必要,我们没必要如此忠于历史,我们通过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感受到了民众向往自由的精神,同时也捕捉到了他们追求自由的灵魂。

 

有了唐伯虎,历史不再寂寞;有了唐伯虎,中国文化更显灿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