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在人间--毕家妈妈育儿手记
戴尿不湿还是可以环保
六十年代有三样发明对我的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方便面、电饭煲和尿不湿。
没有方便面和电饭煲我混不过那些初婚的日子,没有尿不湿我熬不过那些初为人母的日子。
当时我在东京大江户博物馆做义务解说员,身边有一群热爱环境的东西方太太,给我介绍一定要用布尿片,经济,最重要的是,可以反复使用,环保。于是我和先生满怀拯救地球的责任感在买孩子的小床的同时买回一大包布尿片。
我父亲当年借出差上海的机会买回一打纯棉毛巾裁开后给我做尿片子,据说曾经引得单位上很多人羡慕,现在的布尿片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了。这些洁白柔软的尿布并不是一片片的,而是有着跟尿不湿差不多的贴身而弯曲的形状,两边再用带子系上,看上去十分简单方便。我们还买了一个带盖子的大桶,准备盛放布尿片。先生在网上下载了布尿片的清洁方式,看上去好像也不难:把粑粑去掉之后,放进大桶里,撒上些醋消毒、薰衣草油去味,三四天后,积累得够多了,往洗衣机里一扔,放上热水,就跟平常洗衣服没两样。
然而,孩子的出生完全打破了我们的设想。
孩子出生伊始,我严重贫血却不知道,完全没有力气折腾,并且开奶不顺,每天被护士小姐搓揉得痛不欲生,结果小朋友完全由医院照料,第一泡粑粑就拉在了医院里专门为我们这样的错误估计形式的新手爹妈免费提供的Pampers里。七天后我输了几大包铁以后带着宝宝回家,也一并带回了从医院自动售货机买的一大包尿不湿。
我们仍然试验了几次布尿片,但是遭遇了一些实际问题。
对手忙脚乱的新手父母来说,再高级设计再完善的布尿片也有两个问题。首先是要把粑粑从布尿片上去掉,白纸黑字的时候,读起来不难,但做起来不容易。我们家小朋友纯母乳喂养,每天都要拉至少5、6次粑粑,金黄金黄的一大片,屁股上、腿上都是,躺在那里还不老实,手舞足蹈的,新手妈妈既要按住孩子,还要小心宝宝的衣服不沾上,同时又要换新尿片,没有三头六臂的话,已经不容易兼顾了,哪里还分得出工夫来把粑粑从尿布上刮下去。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不会忘记的话,也可以把尿布放到稍远的地方以后再处理,但像我这样的妈妈,生了孩子之后记忆变得跟脾气一样短。。。
其次,消毒的问题。冬天的时候,纸尿片放在桶里,不打开盖子就可以假装它不存在,但夏天呢?同时,放到洗衣机里去洗,那些没有完全被刮去的粑粑最后去哪里了?这个问题我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怎么逃得过外婆的金睛火眼!
结果,我们知难而退,把剩下的布尿片送给另一个就要生孩子的朋友了。
但是用着纸尿布,我们还是没有完全忘怀我们从小培养一个环保宝宝的梦想,还是愿意尽我们的力量拯救地球。
首先是尽量少使用尿不湿。
从两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开始,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生产活动,都是在消耗地球的资源,同时生产更多的温室效应气体,让南极融化,让撒哈拉更干燥。因此,我们每个人少用少吃,就是直接在环保了。在东京用的Pampers有个奇妙的设计,就是正中有条线,拉粑粑和撒尿尿的时候,这条线显示不同的颜色。结果,碰上我这样又懒又想环保和节约的妈妈,除了拉粑粑就不换新尿不湿了。好在Pampers经得住折腾,有时小朋友一夜不拉粑粑,我就偷懒睡觉一夜不换他(能够一夜不被打搅睡通宵对孩子也是福啊),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沉甸甸的,足有一斤重,居然还没漏!
其次,虽然尿不湿不是天然的了,但相关产品还是可以尽量避免化学成分,做到环保。
棉花沾清水擦屁股。相较于布尿片,纸尿布的一个好处是吸收力强,如果换尿布的时候发现孩子不过是撒了尿的话,就不用擦拭。而孩子如果在家拉了粑粑,我会用棉花沾清水给他清洁,干净环保、不破坏孩子皮肤的油脂。在日本有专门的棉花片卖,回国后,我买来消毒棉花,自己拆成一片片给孩子用。出门在外有条件的话我会索性给孩子用自来水冲洗屁股。
扇子代替爽身粉。保持小朋友屁股干燥是避免尿布疹的关键。每次给孩子清水擦洗了小屁股,我会先用毛巾擦,然后再用扇子扇,直到孩子的皮肤完全变干,缝缝里摸起来也一点不湿润。两个小朋友戴尿不湿到两岁多,老大从来没有生过尿布疹,老二唯一的一次红屁股是因为回澳大利亚在当地买了别家的尿不湿,拉肚子又碰上长途旅行,当时我也没有用爽身粉,跟街边饭店的老板娘要了几滴橄榄油给涂上,晚上就缓解了。如果有谁实在喜欢用爽身粉的,我的小姑子推荐过一个方子:用玉米芡粉,一样管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