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画今看:吴湖帆与周鍊霞

(2016-01-09 15:58:04)
标签:

古画今看

    在《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第一期和第二期中,有四件展品上有周鍊霞观款、题诗和绘画。其中包括南宋佚名《樱桃黄鹂图》页(第一期)、《刘定之像卷》(第一期)、南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谱》下册(第二期)、元佚名《山水三段图卷》(第二期)。周鍊霞虽然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古书画鉴赏家,但她在书画和诗词方面的才华,足以弥补此道的诸多“盲点”。

   (一)南宋佚名《樱桃黄鹂图》左下裱绫:癸已新春同观。抱真、鍊霞。

     癸已是1953年。抱真即吴湖帆继室顾抱真。《樱桃黄鹂图》是吴湖帆已丑(1949年)春日典书(卖书)易得。因图上右侧有“樱桃黄鹂”四字,又有“上兄永阳郡王”六小字,钤“癸酉年春杨姓之章”,吴湖帆鉴定为是南宋宁宗杨皇后之作。这应该是一件南宋院体画,但究竟是否是杨皇后所作,我个人拙见,极可能是托名之作。

               古画今看:吴湖帆与周鍊霞

(二)《刘定之像卷》,周鍊霞画鸳鸯一对,并题诗云:“秀骨长髯入画中,行人争道是刘翁。银豪并列排琼雪,宝轴双垂压玉虹。补得天衣无迹缝,装成云锦有神工。祗今艺苑留真谱,先策君家第一功。定之先生玉照。乙未中秋鍊霞补翎毛并题。”乙未是1955年,距今恰好一甲子。

郑逸梅《金闺国士周鍊霞》一文中曰:“某岁,海上名装池家刘定之六十寿,绘像徵题。冒鹤亭觉难下笔,因装池无典,而汤裱褙佞人,又不能用。正踌躇间,鍊霞说:‘白描为之,何必拘泥于典故。即成一律云……”此图应该是刘定之六十七岁小像。民国年间上海刘定之装池店,是苏州帮装裱名店,且专裱大藏家之宋元书画,某些残破不堪之作,裱工费高达千元(银元)左右。刘氏后来调往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即为其装裱之代表作。

         古画今看:吴湖帆与周鍊霞

(三) 《梅花喜神谱》下册末开上有周鍊霞画《红梅图》,题跋云:“拟宋人纨扇笔意,为静淑仁姊补图。鍊霞。”吴湖帆跋云:“原有张永芳女史画梅,毁损于丁丑之役。后有周茝补缀此帧。甲午秋日识。”张永芳是民国女画家(生卒年不详),字琰峰,江苏吴县人,工花卉。见恽茹辛编著《民国书画家汇传》(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丁丑是1937年。但张永芳画梅图怎么会毁于“淞沪抗战”?又,《梅花喜神谱》全书未毁损,而偏偏张画“毁损”?颇令人不解。甲午是1954年,而此时潘静淑早已辞世,但周鍊霞却在题记中云“为静淑仁姊补图”,是何意思?另有一种可能,周氏《红梅图》画于潘静淑在世之时,而吴湖帆在1954年补题。《梅花喜神谱》是梅景书屋镇斋之宝之首,所以吴湖帆绝对不会让一般人在书中作画。

     古画今看:吴湖帆与周鍊霞

     (四)元佚名《山水三段图卷》,拖尾纸上有吴湖帆《鹧鸪天》词云:“春雨楼头结绮思,有情眷属总有期。鸥波定论千金诺,梅屋初开片玉遗。齐四美,合双棲。玉台佳话倩重题。画堂松雪珠簾卷,紫燕归来倒好嬉。”周霞和词云:“艳说鸥波倒好嬉,生花彩笔有连枝。双钩细勒春烟紫,澹染浓皴螺黛宜。真美具,二难齐。迢迢阁上忽相期。明珠宝剑还合,终古因缘属阿谁?癸已春分前二日,随声《鹧鸪天》螺川鍊霞题。癸已是1953年。霞不愧为一代才女,她在上阙“双钩细勒春烟紫,澹染浓皴螺黛宜”中的最后二字,巧妙地嵌入了“紫宜”二字,她原名紫宜。

                     

                   古画今看:吴湖帆与周鍊霞

吴湖帆与周鍊霞初次相识相交的具体年月与地点,今已无考。我个人认为吴、周两人应该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已经相识,他们均为中国画会会员,而中国画会于1932年12月中旬在上海成立,最初有男女会员一百五十余人。抗日战争时期,周鍊霞丈夫徐晚蘋在重庆任职,周则滞留在上海,在此期间,吴、周交往渐多。周鍊霞此时画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所以她在1942年10月3日曾在《申报》上刊登启事,即日起仕女画暂停收件,花鸟、山水、人物照前润例加倍。1948年徐晚蘋赴台湾邮电部门任职时,周鍊霞也没有随同一起渡海赴台。或许她当时想:凭借自己的名气与才华,在上海应该仍然可以像抗战时期一样的如鱼得水,衣食无忧。但是这一次她“失算”了。1949年以后,新政府所推崇的宣传画、漫画、年画和木刻画等大行其道,而国画则日渐被边缘化,她居然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市场和空间,在生活和经济上顿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作为“同是天涯失意人”的吴湖帆与周鍊霞,在上世纪50年代初交往比以前更为密切。吴、周两人经常应友人点题合作《荷花鸳鸯图》,或是由周作仕女图,吴湖帆再予以题词,所取得的酬润应该大多归周所有,而吴湖帆则以出售旧藏书画和古籍维持生计。吴湖帆曾经赠送给周鍊霞许多古画和古籍,让她变卖。上海图书馆藏明代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宋伯仁《雪岩吟草》一卷,是潘静淑1931年借蒋榖孙藏本用明嘉靖白麻纸覆写。册首册尾吴、潘两人鉴藏印累累,堪称文房雅玩。吴湖帆在册尾题跋云:“癸已三月赠紫宜如弟诗馀读。倩庵手志。”癸已是1953年。“如弟”即“金兰结义之弟”,这个称谓倒是蛮有意思的。

    吴湖帆与周鍊霞除了一同参加友朋雅集外,周还时常到梅景书屋鉴赏古书画和诗词倡和,吴氏《佞宋词痕》中有此类的许多传世之作。另外,吴湖帆由于数度小中风,所以经常去南京西路287弄同福里6号的著名针灸师、收藏家方慎盦的诊所治疗。方氏特地在诊所楼上为吴湖帆设有一间小书房,而周鍊霞也时常到方家与吴一起绘画、写词、闲话,在此期间,两人合作了许多精品画作,也写了诸多的倡和“情词”。

              古画今看:吴湖帆与周鍊霞

                              周鍊霞画、吴湖帆题词《仕女图》(1953年)

吴湖帆作为一代江南贵胄世家子弟和著名的书画家、鉴藏家,在他的心中一直有着赵明诚、李清照和赵孟頫、管道昇的“风雅夫妇”情结。而时人也将吴湖帆与潘静淑视为当今赵、赵、管再世的佳话,但当潘静淑在1939年猝然辞世后,吴湖帆感觉似乎失去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仙侣不在,佳话难续。继室顾抱真虽然可以掌管庋藏,但她在翰墨风雅方面却无法与先室潘静淑同日而语,所以吴湖帆的内心也一直想再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佳偶”。而周鍊霞则无疑是一个最佳的人选,且非她莫属。他们是一对绝配的“填词侣”,也是精神上的“鸳鸯侣”,并且得到了绝大多数友朋的默认与心许。

上海图书馆的梁颖先生在《词人吴湖帆》一文中说过:“湖帆晚年交游中,词、画俱臻上乘者,仅周鍊霞一人,其交谊建立在共同的艺术趣味上,流俗之传言,实不足论。”真乃了解之同情之言,也可谓是吴、周的隔世知己。而后人如被某些不实的蜚语绯闻所惑,则实为俗陋之见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