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斋墨缘》特展

标签:
碑帖文化 |

北京故宫博物院2014年度大展《欧斋墨缘:故宫藏萧山朱氏碑帖特展》(展出日期9/25—11/5,延禧宫东库房),这个应该是极为小众的专业性展览,却引起了海内外碑帖鉴赏和爱好者的极大兴趣。整个展览主要分为五个专题(单元):(一)《宝峻》(秦汉);(二)《天玺》(三国、两晋、南北朝);(三)《欧斋》(隋至初唐);(四)《云麓》(盛唐以降);(五)《幽兰》(宋元明清法帖)。共展出萧山朱文均(字幼平,号翼庵。1882—1937)旧藏碑帖一百件(其中有裱轴十件),其中尤以各个时期的五十件唐碑拓本最为著名。比如北宋、南宋、明代《九成宫》拓本,宋、明《李思训碑》拓本等;另外还有宋、明《鲁峻碑》拓本,明拓《慈恩本圣教序》,明拓《李靖碑》等;另外还有许多整张拓片裱轴,如《孟显达碑》、《苏孝慈墓志》、《阙特勤碑》、《董美人墓志》等。启功先生曾经说过:“近代石墨之藏,无或逾此完且美也。”(《欧斋石墨题跋序》
北宋初拓本《九成宫》(明库装本),“重譯來王”之“重”字完好,“長廊四起”之“四”字底部“—”笔与石花泐连。号称仅次于李祺本的北宋拓本。仲威在《中国碑帖鉴别图典》(文物出版社2010年5月)中定年代为北宋晚期。朱翼庵购藏此拓本后,在帖末有长跋详记购藏始末及有关考证。辛亥年(1911)后,此《九成宫》与宋拓库装《皇甫诞碑》、王铎题签宋拓《集王圣教序》一起流出清宫内府。后来三拓本均为品古斋郑某以廉价购得,旋又转售给了琉璃厂碑帖店。《九成宫》后又被庆云堂掌柜曹子芳以五百金(大洋)售于韩麟阁(?—1929,韩慎先之父)。1932年韩慎先托天津古董商人、收藏家方雨楼将此帖又售于庆云堂掌柜张彦生(一名燕生,著有《善本碑帖录》)。张氏持此帖给朱翼庵过目,朱跋中有云:“张固黠者,遂以重价要予。”开价高达五千元(大洋)。朱因此卖了收藏的沈周《吴江图》、文徵明《云山图》,再向张氏借贷(欠款并付利息),才将此帖购藏。朱后有云:“为吾所藏碑版之冠。”遂名斋号曰“欧斋”。宋拓库装《皇甫诞碑》后为藏书家陈清华购藏并携往美国,2004年4月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详见马成名《海外所见善本碑帖录》(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6月)。王铎题签宋拓《集王圣教序》,今已不知所在。
如将欧斋藏北宋拓本《九成宫》(明库装本),与上海图书馆藏龚心钊旧藏南宋拓南宋装《九成宫》的诸考据点校勘,不论是拓制质量、装帧装裱、名家题签题跋等均似不在欧斋本之下,也在《四欧宝笈》本之上,而且据仲威《善本碑帖过眼录》(文物出版社2013年7月)中云,龚本“无丝毫修饰”,即没有涂描过。故是否可将龚本定为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未洗碑前)拓本?此本郑孝胥题签为“北宋拓”。龚氏也是1935年年初从张彦生处购得,价为六千元(大洋)。《九成宫》拓本谱系之复杂程度仅次于《集王圣教序》。
北宋拓、明库装《云麾将军李思训碑》,“群書精慮眾藝”之“藝”字完好,但“魏國夫人竇氏”之“國”字有损(见《欧斋石墨题跋》P278页)。根据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0月)中鉴定北宋拓本的要点,“國”字应该“笔道光涓无损”。如“國”字有损,则为南宋拓本(参见仲威《中国碑拓鉴别图典》P559页)。一帖之内怎么会出现如此情况?难道是《欧斋石墨题跋》配图有误?帖前有梁鼎芬(节庵)题签:“宋拓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意园旧物今归献盫。癸丑(即1913年)二月,鼎芬题。”知此帖曾为盛昱(1850—1899,字伯羲,号意园)收藏,而在盛氏之前曾为山西灵石人何厚琦(字子彰)收藏,首开上有何氏鉴藏印五方。朱翼庵于甲戌(1934年)暮春从张彦生处以善价收之,原由奉天(沈阳)估人持售于燕市(北京)。
近人欧阳辅在《〈集古求真〉绪言》中尝云:“考证经史难矣,考证碑帖尤难,考证碑帖而辨其真伪,则难之又难。……故非广搜金石著述,纵观而详核,不足以考碑帖之新旧真伪。非聚集墨本精拓,比对而参校,不足证金石家之空言谬论。”(见台湾新丰文化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一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以上图片均来自于“豆瓣”之豆友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