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真人井铭》与高士奇

标签:
杂谈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7月初版
上海图书馆藏宋拓、宋装《许真人井铭》册,为传世孤本。南唐时刻,徐铉(917—992)撰并篆书。计十一开,共七十四篆字。此井铭收入徐铉《骑省集》中。原井在江苏句容茅山玉晨观内,约毁于北宋年间。此井铭传拓极稀。吴湖帆曾题《许真人井铭》为“天下第一北宋拓北宋装”。帖内古今名家题跋和观款达二十余则,鉴藏印累累。现已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许真人井铭》册,在乾隆之前的流传情况不详。根据帖内鉴藏印和题跋,从乾隆年起的大致递传经过是:赵魏(号晋斋,1746—1825)、张廷济(字叔未,1768—1848)、鲍昌熙(字少筠,生卒年不详)、沈树镛(字均初,1832—1873)、潘祖荫(号伯寅,1830—1890)、吴湖帆和潘静淑夫妇、上海图书馆。
但古今许多鉴藏大家和碑帖专家,均未考鉴出此帖末页左上朱文方印“忠孝之家”(4X4厘米),是清初高士奇(1645—1704)鉴藏印真迹。在此页左下角吴湖帆金粉题款边侧,“道士成廷昭”之“成”字上,有一方朱文方印已模糊。用放大镜加灯光仔细辨认,乃“高印士奇”(2X2厘米)四字。高氏“忠孝之家”印,乃康熙十七(1678)在南书房时康熙帝所赐印玺。故高氏对“忠孝之家”印极少钤用,非稀世名迹不钤。因是康熙帝所赐,故高氏钤此印位置多在书画卷末或碑帖页末之左上角。或许似有“皇恩在上”之意。如钤于卷册左右下角,则视为大不敬也。
我的这一“发现”,则将可考的《许真人井铭》第一个收藏者的年代,至少推前了一百年左右;也更加体现了它的文物价值和流传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