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岛田修二郎

(2012-02-22 13:30:58)
标签:

杂谈

2002104日至7日,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和日本京都大都会东亚美术研究中心联合在台北举办《台湾2002年东亚绘画史研讨会》,中国大陆、港台、欧美、日本、韩国等三百五十余位学者、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大会。本次研讨会分为五个主题:经典绘画研究、佛教绘画、文人画、艺术史方法论、近代与当代绘画。陈葆真、雷德侯、傅申、乔迅、格律柯、方闻、石守谦、高居翰、万青力、文以诚、巫鸿等著名学者先后发表了演讲或提交了论文。这些论文的英文稿(中、日文摘要)后来由台湾石头出版公司20094月结集出版。

关于岛田修二郎

《台湾2002年东亚绘画史研讨会论文集》

台湾石头出版公司2009年4月 18开精装一册 642页 新台币1200元  美金45元

 

其实,本次东亚绘画史研讨会是为了纪念日本著名的东亚艺术史学者岛田修二郎博士(19071994)而举办的。岛田1931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在攻读研究生时,就开始在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和京都国立博物馆进行中国和日本绘画史研究。岛田在获得博士学位前后,陆续开始发表研究论文,逐渐奠定了他在中日绘画史研究界中的一流学者地位。岛田在日本汉学界中属于“京都学派”,重训诂、考证,学风严谨。1958年至1959年,他应美国福特基金会邀请,以访问学者身份在哈佛大学讲学。1962年应聘为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系教授,他是美国大学中第一个设立日本艺术史专业之人。1975年岛田以终生荣誉教授退休。1977年返回日本,出任日本政府文化财保护特派团成员,以及艺术史国际交流协会主席、京都大都会东亚美术研究中心首席顾问等职。

1992年美国史密林学院所属的弗利尔艺术博物馆及赛克勒博物馆和日本京都大会东亚美术研究中心,为了表彰和纪念岛田修二郎在东亚艺术史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联合设立“岛田奖”。每两年举办一次,目的是奖励那些在两年间出版的用任何语言撰写的有关东亚艺术史研究的杰出著作,尤其是美术史研究方面的著作。评奖委员会成员以无记名方式投票选举。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家宿白先生的《中国石窟研究》一书,就曾荣获第三届(1997年)“岛田奖”。

欧美学术界称岛田“是一位伟大的导师,世界各地许多学者都因他而产生对东亚艺术的热爱”。岛田门下弟子众多,堪称一代宗师。高居翰、雷德侯、徐小虎等著名学者均是其弟子。高居翰称岛田是“日本当代最优秀的中国绘画史专家”(见高氏《中国绘画史》,台湾雄狮图书公司1985年)。徐小虎曾在《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台湾典藏艺术家庭公司2011年)一书的英文版序言中说过:“已故的岛田修二郎教授引导我看到作品表相以下的东西,并且考量补笔可能造成的影响,他让我认识到:在作品的细部检查时必须敏感且步步为营,在寻找答案时,也必须保持诚实、谦卑与耐心。岛田教授持续的鼓励、期望与严格而坚定的要求,要我们不论面对怎样的学术困境,也仍然必须达到、甚至超越他那样、仰之弥高的标准,而这也是支持了我四十年来不断超越向前的力量源泉。”

岛田并不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史学者。就中国绘画史研究方面而言,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岛田大约仅发表了四五十篇论文,但几乎篇篇都是经典之作。其中的《魍魉画》(19381939)、《宋迪与潇湘八景》(1941)、《逸品画风》(19501951)、《梁楷资料》(未定稿。1956)、《诗书画三绝——中国艺术欣赏》(1956)、《松斋梅谱解题》(1970)、《〈历代名画记〉疑议》等均堪称名作,对后来的学者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岛田的学术风格非常清晰,就是从个案研究中(画家和作品)发掘一个流派的形成和艺术影响力;宋元“边缘画家”或佛道绘画与日本绘画的渊源和互动。岛田熟悉中日古典文献,能将史料与实物互证,具有明显的“京都学派”风格。而岛田在美国艺术史学界又属于“普林斯顿学派”,十分注重对作品的深度研读,巨细无遗,一丝不苟。尤其在赝品、疑似之作、代笔或补笔的鉴定和研究上,胜人一筹,极具功力。

日本东京中央公论美术社1993年将岛田的部分中国绘画史研究论文结集为《中国绘画史研究》(《岛田修二郎作品集(二)》一书出版。但岛田的论文翻译成中文的现在仅有三四篇(《逸品画风》、《诗书画三绝》、《〈历代名画记〉疑议》),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岛田修二郎是上个世纪外国人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学者中,值得纪念和令人尊敬的先驱之一。他甚至改变了许多人一生的职志和学术方向。

岛田与张大千和朱省斋等人的交谊甚深。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张大千想在日本印制《大风堂名迹》四集。岛田在印刷、制版等方面均给张大千提供了许多帮助。西泠印社拍卖公司2011年春拍中,有张大千在《大风堂名迹》第二集上赠送给岛田的题字:“岛田先生法鉴。乙未之秋大千张爰客江户。”乙未即1955年,江户是东京的古称。后《大风堂名迹》四集以二十八万七千五百元成交。朱省斋在《海外所见中国名画录》(香港新地出版社1958年)一书中,有许多岛田陪同和介绍朱氏到日本公私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家处鉴赏中国古书画的记录,时岛田任职于京都国立博物馆。李公麟名作《五马图》卷,曾为日本某私人收藏家珍藏。但密不示人,几无知者。后来竟毁于“二战”战火,仅有珂罗版图片传世。岛田曾在战前某位法学博士家中见到过这件稀世名作,他也是唯一亲眼见到过《五马图》原作的学者。岛田应该也是一位收藏家,但可惜此方面的资料不多。高居翰在《画家生涯》(北京三联书店20121月)一书中,附印有一幅岛田旧藏的清代罗聘《袁枚像》,图上有袁枚长跋。

关于岛田修二郎       关于岛田修二郎

   张大千题赠岛田《大风堂名迹》第二集                 岛田旧藏罗聘《袁枚像》

中国的艺术史学界对日本学者的研究似乎有些“偏见”。认为他们过分注重那些“古渡画”和“请来的美术”的研究,以为这些“边缘绘画”或“疑似真迹”才是中国绘画的“精华”。其实,这是一种学术误解。因为日本学者当时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中国大陆和台湾收藏的绘画名作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就只能偏重于日本或欧美公私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收藏品的研究,实属不得以而为之。2011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千年丹青——中日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使我们改变了以往对日本收藏中国古代绘画的误解。也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绘画史不仅仅是一部主流画家的绘画史,它还应该是一部包括了许多边缘画家、佚名画家、佛道绘画和商品画等的绘画史。中国绘画史不应该是封闭性的,而应该是一部开放性、包容性、区域性和多元化的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