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落水《兰亭》”

标签:
杂谈 |
11月5日傅申先生应邀在上海博物馆作了《“满船书画”今杳然》的专题演讲,主要讲述古代书画家在船上进行创作和鉴赏的有关问题。我曾经阅读过傅先生的《董其昌书画船:水上旅行与鉴赏、创作关系研究》(2004年2月)一文,是他近年正在撰写的《书画船》一书中的一个章节。《“满船书画”今杳然》一文的部分内容后来发表在《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周刊(11月14日)上,因文章可能是根据录音整理,亦未经傅先生过目,所以文中有多处“失误”。
比如在《董其昌以前的“书画船”》一节中说:“有一件《兰亭序》,曾经被赵孟頫收藏,其真迹已经不知道在哪里了。有一次他带这一件《兰亭序》在船上,风浪翻舟,水不是很深,他就立在水里高高举起这件《兰亭序》,说,兰亭在此,其他都不重要。他坐的船,当然是‘书画船’,收藏则随船携带。原文为:‘赵子固舟过升山,风浪漂舟,子固立水中手持兰亭曰:‘至宝在此,余物不足关矣。’”
当我读到这段文字时,不禁“大吃一惊”,我首先怀疑是记者在整理演讲录音时可能有误记。因为傅先生绝不会犯如此“低级”的常识性错误:将赵孟坚(子固)“落水《兰亭》”的著名典故误为是赵孟頫(子昂)。“落水《兰亭》”是定武《兰亭》谱系中一件最著名的拓本,像我辈这种非常肤浅之鉴赏者都知道它的故事,更何况傅先生乎?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中云:“余尝见《落水兰亭》一卷,乃五字不损本,今吴中分湖陆氏所藏,而赵彝斋之物也。彝斋,宋宗室子,讳孟坚,字子固,彝斋其自号。居嘉兴之广戌,酷嗜古法书名画。能作墨花,于水仙尤长。此帖姜白石旧藏,后归霅川俞寿翁。彝斋复从寿翁易得,喜甚,乘夜回棹。至升山,大风覆舟,行李皆淹溺无余,彝斋立浅水中,手持此帖示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介吾意也。’因题八字于卷首云:‘性命可轻,至宝是保。’”
在古人的著录中,《落水兰亭》上有赵孟坚二跋,其中一长跋中有云:“季秋廿五日扬风帆自霅城东关言归,道升山,山风逗帆,覆舟几殒,命由此刻也。造物见护,存一线生意不死,而此宝亦略淹湿,起之溪流中,其他行李尽不顾。披湿泥泞即投小寺烘焙不损坏。记造物之恶剧也如是。聊记云尔首尾:三十三年心好目玩,终获为我物,几死犹不恨也。”(吴升《大观录》魏晋法书卷一)
这就是“《落水兰亭》”名称的来历,亦可见“落水”的故事应非是后人“伪托”,乃确有其事。但赵孟坚是否题过“性命可轻,至宝是保”八字,则难以考证。赵子固的《落水兰亭》在南宋时已是名物。据清人梁章钜《退庵所藏金石书画跋尾》卷三中记,南宋时先后由卢宗迈、童道人、姜夔、周郊凤、萧德藻、俞玉鉴、满师、赵孟坚、贾似道、张斯立、李叔固等人收藏。在明代流传情况不详。在晚明清初先后由白函三、孙承泽、高士奇、王鸿绪、曹文埴、蒋溥等人收藏,后归清内府收藏,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二十八行,纵八寸五分,横二尺八分,浓墨,白麻纸拓本。后从内府流出,至今不知下落。
《落水兰亭》属于定武《兰亭》真本中的“五字未损本”,即“湍、带、右、流、天”五字未损。民国年间文明书局曾有影印本,首页有“墨林至宝。弘光元年王铎书”,此页上又有翁方纲题云:“世间伪传落水本有赵子固手题‘性命可轻,至宝是保’数字,今因云谷二兄以此询余,书之以破惑。”翁氏认为世传有赵子昂题“性命可轻,至宝是保”八字者是伪本。从清内府翻刻《落水兰亭》的题跋上看,此本极有可能是真本,即赵孟坚旧藏本。但文明书局影印本,当是据旧翻刻本伪托,题跋印章皆赝。
启功先生曾藏有乾隆内府翻刻《落水兰亭》。第一行“会”字损,第三行“群”字中“君”字残,“领”字上无“山”等。全帖有界栏。因《落水兰亭》有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所以在“定武《兰亭》”谱系中最为著名,然翻刻和伪托颇多。在古人诸多有关《落水兰亭》的著录中,其实并非是同一本(即清内府藏本),真赝混杂。2006年浙江皓翰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曾经出现过一件《宋拓〈落水兰亭〉》,拓本加题跋为1050X33厘米,估价3800万元。引首有乾隆御题“山阴真面”行书四大字,历代名家题跋和印鉴累累。据说曾为晚清鉴藏家裴景福《壮陶阁书画录》中著录。
王连起先生近日在一篇有关《兰亭》各类拓本的文章中写道:“另有一本《壮陶阁书画录》著录、文明书局曾经影印,说是内府本,十几年前在台湾出现,兰亭是旧翻刻本,题跋包括乾隆引首‘兰亭真面’(注:应为‘山阴真面’),都是从内府翻刻本上临写的。又造了很多翁方纲跋及梁章钜跋。此本实际上是广东高要人何氏兄弟按内府翻本造出来的,兰亭则是配的。何玉昆能临摹,能仿翁方纲字,非常像;何瑗玉是篆刻家,摹印。”(见《东方早报·艺术周刊》11月7日)古人尝曰:“凡不识碑帖者,勿轻言鉴赏也。”信哉。
————————————————————
【主要参考书目】
(1)华人德主编《历代笔记书论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2)陈忠康著《经典的复制与传播——以〈兰亭序〉版本为中心的考察》。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3)陈一梅著《宋人关于〈兰亭序〉的收藏与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年。
(4)启功藏《清乾隆内府摹刻落水兰亭并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赵孟頫著、黄天美点校《松雪斋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
(6)吴升《大观录》、梁章钜《退庵所藏金石书画跋尾》。均见《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