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排卵是把双刃剑+
(2009-01-03 10:33:40)
标签:
多胞胎三胞胎促性腺激素美国健康 |
分类: 女性健康 |
自然受孕发生双胞胎的机率约为1/100,三胞胎的机率约为1/10,000,据估计妇女使用口服促排卵药物(clomiphene citrate, CC)后,双胞胎机率提升12倍,三胞胎机率提升200倍;使用促性腺激素刺激(gonadotropin)排卵,双胞胎机率提升20倍,三胞胎机率提升500倍。
根据内政部统计通报,2002年台湾地区有246,758婴儿出生,三胞胎以上占0、09%,同年卫生署国民健康局人工协助生殖施行结果显示,2,464位试管婴儿中,三胞胎以上占2、1%,因此我们约略可估算出当年度的三胞胎以上妊娠,来自自然受孕的比例约占16%,来自人工协助生殖技术(ART)约占33%,来自药物诱导或刺激排卵的高达51%。美国1996-1997分析报告亦显示,促排卵药物和人工协助生殖技术造成三胞胎以上妊娠的比例约相等(~40%)。
根据2005年丹麦举行的ESHRE年会报告,欧洲国家三胞胎以上的比例,在IUI组约为1、1%,在IVF组则为2、1%,但因使用促排卵药物而出生三胞胎以上的婴儿总数量却超过来自人工协助生殖技术造成三胞胎以上妊娠。即所谓低发生率(Incidence)、高盛行率(Prevalence)现象。
使用CC主要的风险即是多胞胎妊娠,发生率约为10%,但大多是双胞胎妊娠。对CC有抗药性的妇女,可改用Aromatase抑制剂或促性腺激素。对于某些PCOS妇女,使用卵巢钻孔术(ovarian
drilling),效果与促性腺激素相当,却比较不会增加多胞胎妊娠的风险。虽然Aromatase抑制剂可以降低多胞胎妊娠,但是怀孕率则比不上使用促性腺激素。另一方面,使用促性腺激素更易造成多胞胎妊娠。传统剂量渐增治疗方式与并发症的高发生率有关。文献回顾,使用促性腺激素hMG六个周期,累积怀孕率可达82%,多胞胎妊娠为34%,并有4、6%造成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症候群。许多改良的给药方式包括低剂量渐增法,渐减少及结合(渐减式和渐增式)方法,都能有效的降低多胞胎的发生率。
GnRH促效剂(GnRHa)与rhFSH并用,可以抵消外源性LH诱导排卵和怀孕率的不利影响,但对于PCOS患者仍易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但rhFSH若是与GnRH拮抗剂一起治疗,可以有较短的刺激周期,因此能减少rhFSH的总使用量,明显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的发生。另外也可使用高剂量rhLH诱导小滤泡萎缩,促进单一滤泡排卵的效果。
使用促性腺激素治疗的过程的监控主要是以阴道超音波及血液中的Estradiol为主。这方面还没有共识,例如ASRM(美国生殖医学会)认为使用血清中Esdradiol及超音波并无法有效降低多胞胎的风险。什么时候该放弃施打破卵针(hCG),也没有可靠的标准可遵循。一项对ACOG(美国妇产科医学会)会员问卷调查显示,放弃该周期的标准以成熟滤泡数大于6个(34%)或Estrodiol大于2,000
pg/ml
(48%)的比例最高。另外可考虑将多余的滤泡吸除,只留下2-3个成熟滤泡,或是将IUI周期转换为IVF。如果上述策略失败,多胞胎妊娠可以减胎术补救。为避免使用促性腺激素却无法有效降低多胞胎妊娠的风险,部分美国学者甚至建议如果使用口服促排卵药无效,应跳过促性腺激素刺激排卵,直接进入IVF治疗。不过大部份学者仍认为使用低剂量渐增法(50-75IU
rhFSH)可兼顾高怀孕率,低多胞胎风险,不应贸然直接跳过促性腺激素刺激排卵。
两性健康卫士
特别推荐:
我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