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特写篇之八“中国古亭”(苏州续与扬州)

标签:
留园沧浪亭瘦西湖个园何园 |
分类: 我眼中的世界遗产 |
世界遗产特写篇之八“中国古亭”(苏州续与扬州)
田念慈王际华拍摄/田念慈编撰
2、留园内有6座亭子,它们是:可亭、曲溪楼边的濠濮亭、佳晴喜雨快雪亭、冠云楼南的冠云亭、至乐亭、舒啸亭。
3、狮子林内有7座亭子,它们是:对照亭、真趣亭、听涛亭、湖心亭、扇亭、正气亭、御碑亭。
4、沧浪亭内5座亭子;有沧浪亭、闲吟亭、仰至亭、步碕亭与御碑亭。
5、网师园内有1座亭子,月到风来亭。
6、环秀山庄内有2座亭子,问泉亭和半潭秋水一房山亭。
7、耦园内有望月亭、吾爱亭以及枕波双隐半亭。
8、艺圃内有2座亭子,乳鱼亭和一座不知名的亭子。
以上园林均去过,但留下的亭子的照片并不多。
留园佳晴喜雨快雪亭
疑似留园可亭
留园曲溪楼边的濠濮亭。濠、濮都是古代河流的名字。据说,庄子曾在濮水上垂钓,也曾与惠子在濠梁上观鱼,这里以古人的观鱼和垂钓来唤起一种超然世间烦恼的自由感,表现出归隐江湖、归情自然的超然情趣。北京北海公园内有园中园濠濮涧。。
环秀山庄问泉亭位于边廊尽头,单檐歇山造,亭北侧紧靠飞雪泉,四面临水,因此得名。飞雪泉年久淤塞,现存遗址,后人巧用其地作为大假山山涧的源头。亭内有石凳,可倚栏坐观池景。
沧浪亭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公元 1045 年),诗人苏舜钦购得唐末五代孙承右之池馆,傍水建亭,以“沧浪濯缨”之典故取名。元明时改为佛寺,明嘉靖间僧人文瑛复建。清康熙间宋荦移亭于土阜之上,园林占地 1.1 公顷,布局开畅自然,巧于因借,通过复廊,将园外萦回之葑溪纳入园景,是苏州园林中唯一未入园先得景之佳构,入园为横亘东西的土丘,土石相间,古木森郁,极富山林野趣。
在河边建筑一亭,苏子美借《沧浪之歌》中超脱世俗名利的清高意境,取名曰沧浪亭,苏舜钦“时榜小舟,幅巾以往”在此清幽宁静的山水氛围中他感到“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因此留下千古名篇《沧浪亭记》。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诗人苏舜卿(字子美,自号沧浪翁)用4万元买下吴越日寸广陵王钱元的花园,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诗,有“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苏舜卿借其句作“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耦园吾爱亭。吾爱亭位于东花园筠廊南端,西对受月池。建于受月池旁假山石上,亭基石构,卷棚歇山顶,面积约13平方米。亭内地面铺方砖,亭东为银杏木雕花纱槅,亭西、南、北三面均为和合窗。“吾爱”亭名系沿用涉园旧名。亭西靠窗,置杉木方桌1只,上摆金砖1块。
耦园望月亭。望月亭位于东花园还砚斋南筠廊北端,与吾爱亭分处廊两端,为筠廊向西凸出的一座方形建筑。卷棚歇山顶,面积约7平方米。南、西、北三面为和合窗,下部为砖细矮墙,筑于石基之上。为观赏受月池中月色美景而建,故名。亭西靠窗,置杉木方桌1只,上摆金砖1块。
耦园枕波双隐半亭。无俗韵轩”东面有座半亭,亭内墙上嵌有砖雕匾联,匾额“枕波双隐”,对联: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
此联为女主人严永华撰书。严永华(1836—1890)沈秉成继室,字少蓝,号不书生,出生桐乡,工诗、书、画闺房三绝,为晚清一代才女。著有《纫兰室诗钞》、《鲽砚庐诗钞》、《鲽砚庐联吟集》。联语说,耦园住着一对隐逸归田,情真意笃的好夫妻,使城边开出一方吟诗论文的净土。
沈氏夫妇在耦园偕隐8年,诗歌唱和,伉俪情深,成为清代苏州城中一风韵雅事。
艺圃乳鱼亭,以下3图。
乳鱼亭位于艺圃东南部,西临水池。乳鱼亭是苏州园林中的明代遗构的亭子。
亭东南水湾上架一明代平弧形三跨石梁桥,名乳鱼桥。见上图右边的石桥。
乳鱼亭亭为方形攒尖顶,高3.05米,边长3.32米。其木构部分相当奇特,亭中有八柱十二斗拱,在转角斗拱间,又置有四十五度角的月梁,天花板又以四个散斗承托。在斗拱、月梁、枋和天花板上,都有造型独到的草龙图案。
扬州瘦西湖、个园和何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遗产点也有精彩的亭子:
瘦西湖五亭桥桥亭。五亭桥建于莲花堤上,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盐御史高恒所建,是因为建于莲花堤上,还是因为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它又叫莲花桥。
瘦西湖钓鱼台,型为亭子。当年乾隆皇帝泛舟于此,为了增添皇帝游湖兴致,文人雅士在这里吹箫抚琴,演奏江南丝竹,故称“吹台”。后来因为皇帝在这里钓过鱼,因此又叫“钓鱼台”。相传乾隆有一次泛舟于此,突然来了兴致想要钓鱼,弄得身边的官员很着急,万一皇帝钓不到鱼怎么办。幸好同行的盐商很机灵,立刻找来两个水性较好的水手,潜入湖底,以荷叶遮顶,荷茎换气,在水下将龙鱼备好,待皇帝放钩,便挂上龙鱼。一看龙鱼上钩,身边文武百官喝彩欢腾,但只见龙鱼上钩,皇帝很纳闷,正待发问,旁边的盐商就说“凡鱼岂敢朝天子,万岁金钩只钓龙。”一席话说的龙颜大悦,故赐名“钓鱼台”。
瘦西湖绿云亭
瘦西湖无名亭
瘦西湖静香书屋景区的半亭。静香书屋建筑多以“半制”取胜。即舫为半舫,亭为半亭,月洞口旁的美人靠也仅有一半。
何园中的水心亭(有人称戏台),是为了巧用水面和环园回廊的回声,增强其音响的共鸣效果而建的,以供园主人观赏戏曲和歌舞之用。《红楼梦》等影片的拍摄,都曾把何园的水心亭作为场景。“四面串楼环水抱,几堆假山叹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