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特写篇之八“中国古亭”(苏州拙政园的亭子)

标签:
苏州拙政园亭子 |
分类: 我眼中的世界遗产 |
世界遗产特写篇之八“中国古亭”(苏州拙政园的亭子)
田念慈王际华拍摄/田念慈编撰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包括;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环秀山庄、藕园、艺圃和位于苏州同里的退思园共九个。其中以亭命名的沧浪亭最为悠久,拙政园最经典,而艺圃颇受园林专家的推崇。
1、拙政园内冠于亭子名的有12个亭子,从东到西,它们是近东入口的天泉亭、南临苏州园林博物馆的涵青亭、四面环水的放眼亭、玲珑馆南的嘉实亭、玲珑馆北的绣绮亭、紧挨北墙的绿漪亭、绿漪亭西南的待霜亭、雪香云蔚亭(以上四亭均两面临水,由东北到西南接连布置。),小飞虹附近的得真亭、别有洞天与玉兰堂之间的宜两亭、与谁同坐轩背后的笠亭,以及园子西南角的塔影亭。
此外,与谁同坐轩、梧竹幽居虽然未被冠以亭子名,但实为亭子。
天泉亭
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可以坐歇欣赏。四周草坪环绕,花木扶疏。亭北平岗小坡,林木葱郁。
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下面有一口井,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
涵青亭。王际华拍摄。
放眼亭取自白居易“放眼看青山”的诗句
嘉实亭在玲珑馆旁,亭周多枇杷,果实累累。取丘迟“芳叶已浩浩,嘉实复离离”诗句为名
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此亭适宜早春赏梅,亭旁植梅,暗香浮动。又称冬亭。周围竹丛青翠,林木葱郁,绕溪盘行,颇有城市山林的趣味。亭为长方形,在池中西部土山上,外观质朴而轻快。
待霜亭,王际华拍摄。
绣绮亭在远香堂东土阜上,西向,长方形平面,面阔三开间5米,进深3.32米,檐口高度2.80米,卷棚歇山顶,水戗发戗,是拙政园中部水池南边唯一的山巅亭台。亭身八柱,正间檐墙上开窗洞,有藻井。檐下悬挂匾额“晓丹晚翠”,亭内复有楹联:“露香红玉树、风绽紫蟠桃”。
塔影亭,王际华拍摄。画面中白墙外是苏州博物馆。
塔影亭,此亭十分精致。王际华拍摄。
以下2图是“梧竹幽居”,虽未冠以亭名,但实为一座亭子。
梧竹幽居亭是一座方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外围为廊,红柱白墙,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四个圆洞门既通透、采光、雅致,又形成了四幅花窗掩映、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梧竹清韵的美丽框景画面,意味隽永。“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提。
该轩选址优越,依水而筑,构作扇形,其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鹅颈椅、半栏均成扇面状,小巧精雅,别具一格,故又称作“扇亭”。
该轩题额为清姚孟起的隶书“与谁同坐轩”,款署为“凤生姚孟起”,取意宋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词:“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与谁同坐轩侧面
人在轩中,无论是倚门而望,凭栏远眺,还是依窗近观,小坐歇息,均可感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