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直和博友们谈到情商培养的问题,想想是该写些这方面的文章了,其实在一直的养育过程中也注重着这方面,比如小到像:进家门要求把鞋子放整齐是让宝宝明白做事要的次序、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是让她学会勇敢、要和小伙伴分享玩具是让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相处、遇到人要主动打招呼是要她知道对人有礼貌,大到像:对一些错误做出处罚、常问宝宝长大想干什么是让她竖立理想的概念或是一些安全教育……等等这些,想必都是属于情商教育的范畴吧!可能是因为情商教育不像智商开发那么有系统性和预见性,一般只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随时因地制宜地进行,不能立竿见影地产生实践结果,因而这方面的确谈得很少。
其实一直是这样认为的:智力只是头脑智慧,而情商则是心灵智慧,智商只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高低,而情商却是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保证,决定人的命运。那么,这里就来谈谈我们对情商教育的理解和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吧。当然,对这方面教育仍然在不断的摸索,我们的做法也还有很多不到之处,这里请大家批评指正。
像上面说的那样,对情商教育不是很系统,只是在平时遇事便教罢了,但我们有几个原则:
一、赏识为主:宝宝一直是在鼓励中成长,从蹒跚学步、打针吃药、遇到困难到成长中的好奇探索、任何进步、优异表现,我们一直是积极鼓励、正面引导,甚或有时还要帮宝宝做出成绩,让她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加动力。而对宝宝的不足从不数落,而是照样给予鼓励,这样,让她形成自信—上进—更自信的良性循环。当然也要把握度,在她过热的时候要泼点冷水,进行一些挫折教育,防止自傲地倾向。
二、教育统一: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和楚爸经常进行探讨,达成一致,在实践过程中无论哪一方进行教育,另一方都是持支持态度,当然有时也有意见分歧,但绝不当孩子的面进行反驳,而是事后进行交流,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教育徒劳无功。
三、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镜子,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思想健康,所以我们一直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不打牌、多学习、少争吵、互尊重、礼貌待人等,以言传身教,给宝宝建立了良好的道德环境。
四、处罚得当:我们的处罚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错了,要对所犯的错误负责,对于一些过失,一般不批评,只用转移注意力方式,批评数落反会强化她再去做,对于一些小错误,我们也是先说明后果再表明我们对她这种做法不满意的态度,但做了不可原谅的事一定要严加管教,所以我们一般基于三种情况会给予严厉批评:①给别人带来麻烦。如很晚了还搞得很大声响影响别人休息屡教不听。②伤害别人。如欺负小朋友。③不尊重别人。如和大人顶嘴。
目前通过这些年的不成系统地日常教育,宝宝的性格特征具已有几个优秀的方面:
1、活泼开朗:运动灵活,思维敏捷,喜欢提问,听过见过的事记得很快,说话有趣、见人打招呼,爱模仿、不怯场;
2、安静专注:这是宝宝最大的一个特点,不管是学习还是玩乐,宝宝都会是全神贯注,专心地学、专心地玩,或许因为这样,宝宝从学和玩中得到了最大的快乐和收获,从而又促进了宝宝认真地学习和正确地玩耍;
3、勇敢自信:不骄气,不怕打针、吃药、不怕摔跤、不怕与生人打交道,适应陌生环境,敢于尝试有难度的事情;
4、好奇心强:爱问“为什么”、“是什么”,什么事喜欢自己动手、喜欢试一试,爱做手工劳动,什么都想探个究竟,为此也搞了不少破坏;
5、比较自立(注意只是比较):自己的事还是自己做,大人的事也不管能不能做到都要抢着做,(当然帮了不少倒忙啦),遇事的第一句话:“嗳——王楚怡来!”不要求大人陪着玩,但还是要和妈妈睡。
不过缺点也多多:
1、好强:可以说这也是天性(像爹)。按说这也不算是缺点,但宝宝好强有余,就变成倔强了,这也是目前最让我们头疼的一个性格,什么都想胜过别人,很不服输,不能做的事非要做不可还要找很多理由来;2、自我为中心:什么事都要按自己的意思办,不是很懂得照顾别人,关心人方面欠缺;3、忍耐性欠缺:一旦有要求必须马上满足。
至所以造成宝宝这些缺点的原因吧,除了第一点很大一部分程度属于天性外,其它几方面还是与平时的教育和行为有关,大致也有以下几点吧,这里进行总结,作这以后教育过程中注意的地方。
1、给予特殊待遇
哎!这也是不知不觉的行为啊!都是独苗一根,四个大人围着她一人转,不产生特殊感都难。好吃的、好玩的常换常新,衣服、裤子、鞋子扎堆,有的没穿几次就压箱了,每次买东西都是她的或总有她的一份,什么好吃的都让她先享,虽也教育她关心人,东西大家一起分享,但也都是蜻蜓点水。以此,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
2、有时过于关注
经常把她作为中心话题议论,这也许是和楚爸分居及由外婆带的关系,每天妈妈下班回家,外婆就会对宝宝一天的表现津津乐道,然后每晚和楚爸通话,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讲宝宝的话题,包括她的一些表现呀,趣事呀,就是描述一些错事、顽皮事也是带有戏谑的语气,让她在思想里无意识地强化了自己的一些行为。
3、轻易给予满足
玩具买了又买,家中零食常备,缺了马上补齐,很少进行珍惜物品,东西来之不易的教育。
孩子的表现就是父母教育的一面镜子,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路程中还有很多好奇和探索,会错误不断、问题不断,因而教育特别是情商教育任重而道远,它与智力方面的教育相辅相成,但比后者更要有耐心、恒心和方法,一个人的智力70%来自于遗传,后天培养只占30%,而个性却恰恰相反,虽说有些性格是天性使然,但性格是有可塑性的,要通过日常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来让孩子明白事理、来不断纠正孩子的问题行为,虽说人无完人,但多培养孩子一些优良的性格和品质对她一生的好处不言而喻。
http://s11/bmiddle/51a20a21x89d69c80a0ca&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