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爸
宝宝从1岁9个月自发地背出“静夜思”起,到2岁那天已经能熟练背诵70余首唐诗,平均每天学会一首,一些朋友开始不信,跑家里来看后都啧啧称奇,纷纷问是怎么教的,是不是每天花很多时间来教宝宝啊?其实,我们还真没有专门教宝宝背诗,那她为什么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学会那么多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遗传、胎教、环境和兴趣。
一、 遗传
我的父亲,也就是宝宝的爷爷,虽然是财务工作者,但对诗词歌赋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造诣,受他的影响,我对古诗也有着特殊的爱好,我的记性不好,但如果读到一首好诗,诵读几遍后却往往能够记住,我想这种喜好或许遗传给了宝宝一些吧!
二、胎教
胎教的作用不要小视,曾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妈妈在怀孕期间经常打麻将,小孩出来以后最先会说的不是“妈妈”,而是“胡”。
从怀上宝宝三个月起,我们就开始着手对宝宝的胎教,买了大量这方面的书阅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做胎教。那时候,宝宝妈妈每天必做几件事,放胎教音乐,尤以莫扎特的为主给宝宝听;抚摸肚皮与宝宝对话;放儿歌或讲故事给宝宝听;饭后散步,讲一些路上的见闻,用手电筒给宝宝以光照刺激。
我们觉得《斯瑟蒂克胎教法》这本书挺不错,所以很多方法按照他们的来,书上的一个观点我们很认同,那就是孩子父亲的声音的刺激对宝宝的健康发育很有帮助,所以无论我在家里还是打电话,都会跟宝宝说上一段,我歌唱的不好,讲小孩故事也不在行,所以大部分时间我就给她背唐诗。据宝宝妈妈讲,宝宝好像很喜欢,每次听到都会有反应,甚至在妈妈肚子里拳打脚踢。
这样每天给宝宝念诗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宝宝出世的那一天,我在产房陪着,宝宝一个人放在小床上,当我在床的左边说话时,宝宝的眼睛就会慢慢地瞟向左边,当我在床的右边说话时,宝宝的眼睛就会慢慢地瞟向右边,可见她对我的声音已经有了记忆。这或许是宝宝天生对诗歌比较喜欢又的一个原因。
三、环境
曾经看到一个报道,说孩子很小时就在他床边和墙上贴满英文字母和单词,结果英语学的非常好。受此启发,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宝宝妈妈就在墙上贴了一些诗歌,简单的字词和数字,没事就抱着她念着听。之所以没贴英语类的,是考虑到大家的英语都不好,没法教她。宝宝每天看着这些诗歌长大,自然就有了感觉了。到她一岁三个月的时候,我们每念一首诗,她就能指出是墙上的哪一首了.
我们又买了一些小孩的朗诵唐诗的碟子和音乐、儿歌、讲故事的,让她一起听,她想听什么就给她放什么,还买了幼儿版的千家诗给她。我们家里人平常都比较喜欢看书,潜移默化之下,宝宝也很喜欢坐在那里一首首地看,不会的就问:“这是什么?”(参见博文创造良好环境 培养学习兴趣)
四、兴趣
我们一直希望能用孩子最喜欢的方式让她学习,在发现宝宝背诗的水平很不错以后,我们就注意用一些宝宝感兴趣的方式来强化她的记忆,比如经常跟她玩一人背一句的接龙游戏,突然念一句诗,问她是什么诗,作者是谁,甚至还问她这个作者还做了什么诗,等等。在宝宝回答正确以后给她由衷地赞扬,在宝宝急切地想要什么的时候,让她先背两首诗再给她拿,既培养了她等待的能力,又让她很有自豪感,等等。让宝宝把背诗当成了一种乐趣,自然是乐此不疲,也就自然而然地帮她强化了记忆。
附:宝宝背诗进度表
2008年
5-23(20个月29天)《静夜思》
5-24(一岁九个月)《春晓》《枫桥夜泊》
5-26
《登鹳雀楼》《草(节选)》《咏鹅》
5-27《早发白帝城》
5-28《芙蓉楼送辛渐》《绝句(李清照)》
5-2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31《悯农(其二)》《清明》
6-0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08《泊船瓜洲》《咏柳》
6-14《江雪》《鸟鸣涧》
6-19《滁州西涧》
6-20《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 20首
一岁十个月
6-26《江南春》
6-27《赠汪伦》
6-29《绝句》《江南春》《望天门山》《山行》《寻隐者不遇》
7-02《出塞》《马诗》《乐游原》《游子吟》
不让宝宝接触诗2天
7-07《塞下曲》《独坐敬亭山》《秋浦歌》《梅花》《田家》
7-10《竹子歌》《送别》《从军行》
7-12《惠崇<春江晚景>》《赋得古原草送别(全首)》
7-15《示儿》《小池》《游园不值》
7-17《江上渔者》《牧童》《柳桥晚眺》
7-20《陶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23《别董大》《鹿柴》 50首
一岁十一个月
7-25《乌衣巷》《武候庙》
7-26《渭城曲》《书湖阴先生壁》《题临安邸》
7-2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夜喜雨》《暮江吟》
8-0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思》
8-04——8-15《子夜吴歌》《凉州词》《京师得家书》《黄鹤楼》《石灰吟》《竹石》
8-20《逢入京使》《关山月》《古朗月行》《春雁》 70首
两岁
8-25——8-27《江南逢李龟年》《春望》《江畔独步寻花》《塞下曲(其二)》
9-01《悯农(其一)》《宿建德江》《独望》《竹枝词》
9-? 《夜雨寄北》《凉州词(王翰)》
9-25《游山西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