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事可乐有一则广告:一个小伙子喝了一口可乐便开始从家里往外爬,母亲就说:“孩子你现实点吧!”小伙子回答:“我听不见!”然后往上爬越巨大的一堆数码产品垃圾堆,其间又有一男人劝说:“来吧!这里才有前途!”小伙子仍答:“我听不见!”最后快爬到顶峰,一妙龄女子一把将他拉上去,小伙子拿出吉它边弹边大吼一声:“我听不见——”
广告本身创意怎么理解暂且不说,可每次看电视剧中间都会插播这广告,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今天在家里发生了这一幕,小家伙拿起一个大大的靠枕放到椅子上爬了上去,然后又往沙发上爬,边爬边说:“我听不见——我听不见!”如果这时觉得很好笑的话,那么下面就笑不起来了,晚上,外婆要小家伙去洗澡,叫了半天,小家伙都不吭声,外婆火了,说:“怎么和你说话你不理人呀,养成个坏习惯!”谁知,小家伙学广告里的那个小伙大叫一声:“我听不见——”一屋人当场晕倒……
这又让我想起宝宝还是在两岁八个月时,看了葛优先生打的草珊瑚广告,就是“嗓子干哑要吃草,嗓子疼还是要吃草……”那段,让我的教育出现了前后矛盾问题(见博文又吃草了!)。
诸如此类......有时小家伙嘴里念念有词,仔细一听,都是一段段广告词。如今,广告在媒体、街道、地铁、公车、电梯等处皆可见其影子,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对儿童的世界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曾看到一则——一小学生做填空题:(
)的人流,本按小学生常理可以填(涌动)的人流、(拥挤)的人流都行,可这小孩偏填了(无痛)的人流,这恐怕就是广告“惹的祸”吧!
目前,宝宝在学龄前阶段,可能广告对她的影响停留在于她的行为和语言,一但上学以后,我想这种影响就会深入学习了,而学习又会直接影响到她的行为和语言,可现在,让孩子不沾边电视也不可能,再说大人也要看看电视呀,既然不能把电视扔掉,那怎么避免广告对孩子的侵害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
第一,也不用一味逃避,如果有好的广告(比如公益广告),也可让孩子从中受益,比如“给妈妈洗脚”那段,就教育孩子从小关心长辈,而且广告效力比平时教育也许更具说服力;第二,不良广告既然在所难免,不如因势利导,将广告中的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家长应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看到有误导内容可以趁机教育孩子不要学习,这也不失为一种教育方式了;第三,就是尽量收看少儿频道,相对而言少儿频道的广告对孩子侵害较少一点;第四,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创新,改变不良广告语,让孩子参与进来,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参与意识、动脑能力,也能让孩子潜意识到不能学习不良广告语,这样也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只是我情急之下想到的一些对应办法,不知各位家长还有何高招,希望来交流,让我们尽最大努力来消除不良广告对孩子的危害!
http://sign.liba.com/img_baby594639_2852903.png
成长纪实:(视频记录)
两岁十个月写字母
两岁十个月读一年级课文
两岁六个月做题(《3-4岁全脑开发练习题》)
两岁五个月操作电脑
两岁两个月识字约300
两岁倒背诗
一岁11个月数数至100
一岁11个月和爸爸数数至200
一岁十个月拼中国地图
一岁九个月背第一首诗《静夜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