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32)姐姐的婆子妈(6)

标签:
人物故乡 |
分类: 人物 |
重山(32)姐姐的婆子妈(6)
孤儿寡母,生存维艰,但秀婆还是靠自己独力撑起母子俩的家,让儿子接受了超乎一般乡下孩子的教育,并为他备好了娶媳成家的基本条件。
丈夫去世时两间小平房,到六十年代顶漏墙圮无法居住,秀婆把喂猪砍柴积下的300块存款让女婿帮忙取出,修缮扩建,做成了三间正屋两间西厢的半边院。本息本有370多块,因女婿从中贪昧,最后给到帮忙起屋乡亲手中的不足三百。房子盖得太低矮,我姐嫁去后又卸顶加高,扩建东厢,终于做成一圆厢四合院。
秀婆不爱做家务,日常生活仅止于不饿肚子的最低基本要求。她不吃肉,但爱畜养猪狗鸡鸭,为的是从它们身上有所出息。平时最爱的劳务就是砍柴。一个小脚女人,不知要卖多少头统购猪、鸡鸭蛋和柴禾,才能积攒到这笔盖屋的钱。
因为养猪,秀婆还曾被卷进一起盗窃导致的人命案。
一矿工父亲在他们村旁开荒种红薯。秀婆去求他把红薯藤舍给她喂猪,老人应允。不料当晚红薯藤即被整块盗割。老人气愤报给队长,告诉秀婆曾求藤芜。队长随即到秀婆家查访,发现猪早餐已吃,肚子溜圆。秀婆解释喂的马齿苋,队长不信……更出意料的是,失盗老人因气愤过度引发心脏病去世!队长再去秀婆家,坐实罪名且恐吓:逝者儿子要她负责安葬费。
案子惊动大队和矿场两方领导,所幸前晚曾雨,查案人循泥脚印和碎落薯叶寻踪觅迹,找到了盗割人家,人赃俱获。秀婆得知,跑去队长家讨说法要道歉,一通骂砸大闹。
寡母孤儿,没有这样的泼劲狠劲,怕是难有尊严和活路的。骨子里秀婆其实是个柔软多情重情的人。
秀婆大孙女平说,小时候秀婆给她讲过很多故事,多是宣善抑恶的。有个“狗儿哦鸟”印象最深。
山里有种鸟,叫声婉转凄厉,发音类似“狗儿哦”。秀婆说,这鸟是个后娘变的。那后娘为人狠心,一直想赶走前妻儿子。一年她叫继子和亲儿狗儿一起到山外种芝麻,约定哥俩比赛,各人种的芝麻出苗才能回家。她给继子的芝麻种,是暗里炒熟了的。不想路上弟弟闻到哥的芝麻香,要求跟他换了袋子。
结果是哥哥回家,弟弟下落不明。继母知道实情发了疯,漫山遍野跑着找儿子:狗儿哦!狗儿哦……不久累死变成一只鸟,永远在山间凄楚地飞着喊狗儿哦到现在。
生活里的秀婆,就是践行这样最朴素的善念。
秀婆听不得软话。曾跟姐家争界的邻居,看到她家晾晒的粮豆,羡慕嫉妒不停地说,秀婆就一大瓢两大瓢地搲着送。同是这个不懂事的邻居,农忙时孩子无人照看,长期丢在姐家,秀婆供吃供喝地代看,二话不说。
有个村婆好酒,自家买不起,常到秀婆家聊天,聊着要酒喝,秀婆管饱管够地给,常把人喝醉了。姐责备秀婆:你把人家喝醉,跶死到沟里了你要负责的呢。这才吓住她。
里山一个媳妇,翻山抄小路赶往医院生产,走到姐家旁边谷里憋不住了,夫妻俩张皇无措,秀婆赶到帮忙接了生,又支派姐一趟趟从家拿了衣裳包孩子,又拿了小瓦坛装衣包(胎盘),还冲了红糖水来给产妇喝……守着产妇直等她丈夫送回伢叫了人下了门板来抬她。
秀婆有一颗细腻温润的心。
某年腊月我回乡看望父母,路过姐家,听她说了父亲病况种种,登时就哭着往家赶。秀婆责备姐:你不晓得等妹妹吃点东西再说啊,害她饿着肚子哭回去!
母亲曾把弟弟的女儿带回老家过暑,在姐家住了一个多月,临离开时,秀婆哭得稀里哗啦,舍不得侄女走。
平产女后“出窝”回娘家,秀婆教她给孩子洗澡,说婴儿肉嫩,跟大人的温感是不一样的,大人觉得不烫,对小孩可能是很烫的。
秀婆有自己的坚执审美。她喜欢长发绾髻,革文命中时兴短发,一次走亲戚睡梦中被剪去长发,她气得顿足骂了多少天,一直把被剪掉的头发别在头上挽假髻直到头发长长。
平说秀婆不准她剪去长发,说剪掉就不像个姑娘伢。
秀婆活到86岁高龄仙逝,姐说她离世前唤了一夜“小儿”——不知是喊自己曾发誓不来往的女儿还是被她歧视过的孙女芳。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人家临终时叫着自己曾经对不起的人,是想忏悔安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