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移动加浦发模式面临难点

(2010-03-05 22:22:02)
标签:

股票

分类: 港股

移动支付业务的运营模式。移动支付具有便捷、快速的特点,是手机银行业务中发展前景较广的业务。但移动支付的深层次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移动支付的核心问题是商业模式。目前国内已有的移动支付业务主要有四种运营模式,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以银行为主体,以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为主体,以及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的模式。实践经验表明,由于体制限制,前两种模式在业务创新、快速市场反应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移动运营商因为没有金融业务资格,无法开展大额支付业务;而第三种模式的缺点在于,我国现有的第三方运营公司普遍规模较小、没有央行要求的金融结算资质、缺乏规范化管理,第四种模式优势更明显。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和韩国三大运营商均是与金融机构联手。

http://s11/middle/51a16458h810ea326c7ba&690

http://s6/middle/51a16458h810ea540f0e5&690

 

手机银行在成熟市场的经验。手机银行在韩国和日本较为普及,手机在韩国和日本已经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之一。从模式上看,日本是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韩国则是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合作。而欧美移动运营商在移动银行业务的涉入不多。阻碍美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在金融服务领域,美国银行卡和个人支票高度普及,银行、消费者和商家缺乏转换支付方式的动力。此外,美国人还没有形成“手机文化”。从中国的国情看,更接近日本和韩国,手机银行的长期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制约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要使移动支付业务良性发展,就必须解决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完善商业模式,明确利益划分;二是提高交易安全性,并尽快使客户认识到手机银行的安全性;三是目前的手机银行对手机性能要求较高,客户转换支付方式需要成本;四是各行标准不统一,一卡不能兼容。

http://s15/middle/51a16458h810ea79a54ee&690

 

手机银行未来几年对银行盈利贡献非常有限。移动支付目前面临的问题将制约手机银行未来几年客户数和消费额的增速。此外,盈利需要规模化,手机银行业务前期需要大量投入。而且移动支付生态系统较为复杂,单个主体实际分得的佣金率有限。中移动和浦发如能合作,是双赢。中国移动的客户基础强大,非常有利于浦发扩大客户基础,对于浦发来说具有想象空间。考虑到中移动的客户基础远超过浦发,所以更可能是采取以中国移动为主导,主要基于手机终端进行客户开发的模式。

 

就浦发来说,由于中国移动的客户资源远在浦发之上,估计中国移动的议价能力更强,浦发在分成比例的谈判上处于劣势。而且从中长期看,中国移动也极可能与多家银行均有合作。

 

移动支付是手机银行业务中发展前景较广的业务。采取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的模式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更适合中国实际。从长期看,手机银行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商业模式不完善,缺乏行业统一标准等问题制约当前手机
银行的发展速度。从银行角度看,盈利需要规模化,而且移动支付生态系统较为复杂,实际分得的佣金率也不高。即使假设业务开展1 年内客户达到1000 万,人均年消费1000 元,假设银行方可获得0.5%的佣金率,对银行来说也只有5000 万的收入。所以对浦发而言,在未来几年内手机银行对银行盈利贡献都非常有限。 

(从彭博信息下载之研究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