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重要经济数据:
GDP
10.6%
CPI
8.3%
PPI
8%
M2
16.3%
M1
18.3%
M0
11.1%
点评:GDP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CPI 8.3
%属于中性偏利空,食品价格继续保持强劲上涨趋势。对于是否会加息,个人保持谨慎态度,中美之间的利率倒挂、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已经压缩了央行加息的空间,8.3%的CPI在预期范围之内,所以还没到非要用加息的地步。对于股市来说,昨天提到了CPI
8.2%算中性
8.5%算利空,今天公布的8.3%算中性偏利空之间,对市场有一定压力。今天在公布数据前指数还一度翻红,随着数据的公布,指数在最后半小时中快速回落。成交量畏缩到550亿之下,市场观望情绪严重。预计明天指数将延续反弹走势,技术分析上看反弹幅度有限,明天重要指数点位3372。
统计局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回答的篇幅为1400多字。回答华尔街日报记者提问,回答篇幅120字。通常对于中央台的提问和能做详细回答的提问,我都不会太去关心,对于回答简练、一笔带过的问题,我都会愿意多花点时间。先来看华尔街日报记者提了什么问题。
问:我想请问,经济三方面的大需求:投资、消费、进出口,对这些新修改的GDP贡献是多少?第二,关于今年第一季度这三方面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少?如果有大的变化,请您给我讲一下原因。
答:我们中国的GDP核算是以生产法核算为主,调整也主要是根据收集到与生产法有关更多资料而对GDP进行的调整。关于这位新闻界媒体提出的我们是不是对需求法进行了调整,现在正在核算之中,包括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0.6%,关于需求方的核算也正在核算,我想在适当的时候会予以公布。
分析经济用两种方法:生产法和需求法。生产法从生产角度衡量经济,需求法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角度去衡量经济。我们原先一直是采用生产法来核算GDP,华尔街日报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想说这种统计方法是存在问题的,并且想知道如果是采用需求法为主核算的话GDP将会是多少,但统计局发言人的回答中回避了这个问题。那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紧缩的货币政策明显抑止投资,拉动内需这方面确实是花了不少心思,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已经给很多出口型企业造成重大打击,所以我们公布的GDP数据的核算方法确实有值得商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