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启佑《永远的蝴蝶》赏析

(2010-03-03 14:46:09)
标签:

永远的蝴蝶

小学生报社

作文评改报

阅读金钥匙

赏析

分类: 文字-时光

【阅读金钥匙】

永远的蝴蝶

                                                     陈启佑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啊。”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声尖锐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冷的街面,好像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路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米远,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这是台湾作家陈启佑先生的一篇小小说,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我”的未婚妻樱子冒雨过马路帮我寄信,不幸遭遇车祸。作品篇幅短小,情节亦很简单,然而读过的人,却无一例外地被它所深深感染。

 首先,作品中的情感真挚深沉。这主要体现为“我”永久的悔。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当你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就此消逝,天人永隔,这种痛楚怎堪承受?透过纸面,我们仿佛听见“我”冰凉的嘴角不住地呢喃,“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而更令“我”懊悔的,是樱子并不知道信的内容,也永远不会再知道了。

 其次,作品中“雨”贯穿全文。作为行文线索,“雨”是这场悲剧的导火线,是对不幸遭遇的一次伏笔;“雨”又是一种象征,它是“我”眼里滚烫的泪水,它是“我”一生痛苦的记忆,“溅到我生命里来”“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此外,“雨”为文章定下了感情基调,凄冷、感伤,从柏油路的“湿冷”到“我”心里的冰冷,“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情景交融,有力地烘托了文章的氛围。

 同时,作品中的艺术手法也很值得借鉴。如反复运用细节,三次写“站在骑楼下”,两次写雨点溅到“我”的眼镜上,两次写樱子撑着伞过马路,上下呼应,从心理的角度,将“我”的情感变化表现得更具有层次,也再次突出了樱子的美好形象,和“我”对她永恒的爱;又如借代手法的运用,用“蝴蝶”来形容樱子,给人凄美之感;还有,文中用“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而不是生硬的“死”字,之所以运用委词,是“我”不愿接受这样的现实。再有,文章结尾处才揭示信的内容,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此外,色调上的对比也很强烈。暖色调的只有一处,“青、黄、红颜色的灯火”象征着青春和爱情,其余的都是冷色调,湿冷冷的路面、绿色的邮筒、拔尖的刹车声,在鲜明的对比中,使读者如临其境,最终和“我”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