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雨的随想》赏析
(2010-03-03 14:29:09)
标签:
小学生报社作文评改报永远的蝴蝶阅读金钥匙赏析 |
分类: 文字-时光 |
【阅读金钥匙】
雨的随想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使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者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
这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先生早年的一篇随笔。在作者随性的文字里,处处是“雨”,处处关“情”,如若仔细品读,你会发现,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句子,往往独具匠心。
首段写雨,却先突出“心”的重要性。天气感染着心情,而心情则左右着视线,所以就有了这看似矛盾却又合乎情理的“晴”“雨”逻辑。第二段笔锋一转,开始说雨的神奇,在作者看来,雨是有情调、有氛围、有记忆的。所以第三段中,作者便不觉去盼雨。第四至六段,则历数有雨的种种好处。如第四段,作者写雨夜独有的韵味,暗合了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情境;而第五段紧接上文,写作者置身雨中,那种听觉的享受是无与伦比的;至第六段,写雨如何的令人“难忘”“神奇”,因为它让原本寻常不过的情景“魔术般”地变成一幅“耐读的图画”。末段则再次回到盼雨的心境上来,呼应开篇。
本文在艺术上有很多可鉴之处。作者非常注意修辞的运用,如首段的对比手法,用以强调天气和心情的特定关系;第二段中的排比句式,一气呵成,语词整洁而有气势;第五段中,作者用钢琴旋律来比拟雨声,明写雨声的美妙,实则完成了由实到虚的移情。同时,文章的语言也是一大亮点。作者是以诗人的笔触来写文的,故而字里行间弥漫着诗一样的味道。各段中句子错落有致,且多用短句,既简练生动,又轻灵清新,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的确是一篇值得背诵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