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几时曾去世

(2010-03-11 15:14:57)
标签:

历史

参话头

金朝

禅宗

张居正

日本

文化

分类: 《归零的智慧》节选

下面我们有必要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一下冯道。

冯道是五代时期的人,他做了五代王朝的元老,是个有名的长乐公。冯道是汉人,可是他给鲜卑等少数民族都做过宰相,每一朝宰相做的都非常到位,当代后世骂他老不要脸。冯道有一首《偶作》诗,我念给大家听: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

这个是冯道的自况。你说冯道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学禅的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道之所在,法之所在故也。还斤斤计较什么表面的名节呀?象小寡妇一样,一不如意就生气上吊,那是小女人的做法。冯道整个为了老百姓,就像耶律楚材帮助成吉思汗一样。成吉思汗要杀光汉人,把南方人都杀光,变成大牧场来放牧。耶律楚材说:这些人都是财富,他们可以给您纳捐交税,你杀光了谁给你纳税?一句话保留了多少生灵。

耶律楚材是辽人,他的族人被金朝灭掉了,所以成吉思汗说替你报仇。耶律楚材说:我虽然是辽人,可是我几代已经在金朝做官了,你消灭了金朝我不感恩,我是金朝人我应该给金朝尽忠,我没有尽忠我感到惭愧,所以我不领你这个情。耶律楚材就是这样实事求是。耶律楚材是干什么的?元朝灭掉金朝的那一年,他参禅悟道了,他是一个学禅的人。

士大夫在学禅之间照样修身、治国、平天下,将禅与世间生活打成一片。届时便能体验到儒就是禅,禅就是儒,还有和尚吗?还有什么居士吗?凡就是圣,圣就是凡。士大夫所要修行的禅,也就是我们的生意禅,谁说我不能做生意?谁说我不能开卡拉OK,谁说我不能开屠宰场?张居正是明朝最有名的宰相,他有一句名言:在刑场做刽子手,放下屠刀也能证菩提。这是张居正的名言!因为有张居正明朝又多沿续了一百多年。

张居正何许人也?学禅的!他重用了像戚继光这样很多的人才,他做了两代帝师,可他又勾结大太监,又给皇太后拍马屁,结果所有士大夫骂他,连他最好的学生也起来反对他,别人认为他无情无义,他岂是无情无义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张居正就是这么一个人。林则徐就是以张居正为榜样的,你就是抄家杀头我也这么做。小皇帝在张居正面前吓得发抖,不敢称他名字,叫张先生。这么一个皇帝经不住别人的挑唆,死后抄他的家,历史上大多数皇帝都是变态,都是白痴,昏君太多了。

唐末五代禅宗异军崛起,不仅在佛教界犹如春雷轰鸣,并且在整个思想文化界掀起了惊涛骇浪。进而禅宗整个影响了中国下半部的历史,影响了韩国,影响了日本。正是宋朝的禅影响了日本,日本就以禅文化为使命。历史上有一个记载:王安石有一天问他的朋友张方平:孔子离世后有孟子,孟子以后就无人了,我们儒家怎么没有人了呢?张方平说:哪里没有人呢?你不读书不看报,而且有超过孟子者。王安石说:谁呀?张方平说:江西马大师、雪峰、丹霞、云门等等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说:你什么意思?张方平说:儒门淡泊,收拾不住,都归释氏。这个释氏指的就是禅宗,宋朝的那个时候所说的佛就是禅。“儒门淡泊,收拾不住”,你儒家只是青菜豆腐,养不了龙,死水里面不能藏龙的,龙都皈依禅宗了。王安石欣然叹服,讲得太对了。王安石也是学禅的,他在儿子死后,就把南京住宅捐给真净克文禅宗大德作为道场。

宋朝的皇帝、宰相、士大夫、居士等大多数是学禅的。士大夫的参禅多是因受禅学的启发和激励,通过参禅所获得的体会,重新审视社会人生,参话头的宗旨就在这里。就像我昨天讲的那个美国禅师以高超的睿智禅悟来参透人生,来回归社会。诸位,大家为什么要参话头呢?参话头启开了智慧,再回到人生,返回到社会,作用就在这里。我们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为什么要零修?为什么要参话头?零修、参话头就是给社会积累经验,铸造智慧。中国独有的禅文化使命是不得了的,我王老师算什么?唐宋元明清所有有良心、有见地的禅师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一直到南老师都是如此!

下面我给大家讲雍正皇帝的一段语录。你就知道,雍正已经做皇帝了,他还有什么要求呀?全天下都是他的,名都是他的,功都是他的,他还在打七、还在参禅。为什么呀?雍正是皇帝呀!顺治的老师是禅宗玉琳国师,康熙、雍正时候,两代章嘉活佛都被尊为国师。历史上记载,乾隆是在雍和宫打七悟道的,有他的悟道诗作证明。乾隆以后几乎没有禅了,你们知道乾隆是干什么的吗?他何止是花花公子,他也是一个禅师呀!雍正的十三弟、十五弟、张廷玉、鄂尔泰、乾隆的顾命大臣都是参禅悟道的,在历史上都有记载,也有他们的悟道诗文为证,可以去查清宫档案史册。所以我说后世的什么学者、名流都是闲吃干饭长大的,不实事求是,这段历史他们就不闻不问,一点学术良心和道德都没有。

 

 

摘自《归零的智慧》

我的更多文章:
http://m.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