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体报道评论是否需要深入调查?

(2009-03-23 21:37:40)
标签:

昆明

创业

躲猫猫

政策

大学生

杂谈

分类: 游子日记

——昆明某报评论之我见

刚才,看到题为《看云南省长如何暗算“饭碗”!》一篇文章(原文地址: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0903/t617425.shtml),看到文章里面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在为严峻的2009年的就业形势的所担忧,甚是欣慰。

但是当看到以下这些描述的时候,心中不由升起少许“怒火”,先行摘选原文:

“……之四:今年云南大中专毕业生10.9万人,比去年增加2万多人。……”

“……云南现在推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获得5万元的3年无息贷款,这比当初那些毕业生何尝不更幸福?”

“问题是:有几个云南的毕业生敢于创业?据调查,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的数据不到3%。云南大学生就业更倾向于国企、公务员等,外省大学生个体经营创业登记数量有20%以上,四川、贵州也有8%左右,但云南却只有0.8%,相差很大。

这一数据所体现的是:云南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胆略和热情。但从市场机会来说,在当前经济危机下创业,除了可以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启动资金无忧,由政府借资,这种机会可以从特色经营上做很多事情。”……

以上是名为《看云南省长如何暗算“饭碗”!》的部分原文摘要。

我们再来看看题为《云南昆明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原文摘要(原文地址:http://www.lm.gov.cn/gb/employment/2005-07/15/content_79782.htm),这篇文章的标记日期是2005-07-15,应该是2005年发表的文章:

“……云南省今年大中专毕业生10.9万人,比去年增加2万多人,增幅达23.76%。其中,高校毕业生62957人,增加15806人,增长33.52%,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大中专生毕业生总人数也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而目前云南省大学生就业率是57.9%,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为此,云南省一方面积极提供就业岗位,一方面鼓励毕业生自主就业。……”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篇文章中有一个共同点数据:“云南省今年大中专毕业生10.9万人,比去年增加2万多人。”一篇是2005年7月写的报道,一篇是2009年3月写的报道,竟然能够出现一个相同的理论依据数据,我们不排除偶合的情况,但是这样的偶合,是不是有点雷人呢?

在《看云南省长如何暗算“饭碗”!》一文中,笔者提到“云南现在推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获得5万元的3年无息贷款,这比当初那些毕业生何尝不更幸福?”,“这一数据所体现的是:云南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胆略和热情。”;“….. 更重要的是启动资金无忧,由政府借资……”

在此,身为一名毕业一年半,毕业即创业的大学生(一说到大学生这个词我咋个这么别扭),看到上面的那些字样总觉得那么刺眼?

我们都知道创业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创业者苦恼的事情。话说云南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意识、胆略和热情,这个观点我是十分不赞同。意识、胆略和热情,是不是有一定的外部因素所影响呢?影响创业意识、胆略和热情的这个主要的外部因素是什么?当然是我们的政策了。

话说2007年8月,领取毕业证以后,当我怀着毕业证,满怀欣喜的去进行工商注册的时候,询问工作人员,如何才能获得创业优惠政策?工作人员说了,你要先去办理个失业证,然后再去办理个再就业培训证明,然后提供你的户口证明……我就奇怪了,进行创业咋个就这么多规矩呢?我本来就是刚毕业的,还没有就业,何必还要办理失业证呢?然后那个再就业培训证是干嘛?不管了,先办理再说吧。得,又是跑街道办事处,又是跑便民服务中心,忙活了一个月,该要的证件齐全了。这下工商部门可以给我发注册执照了吧。领了工商执照,到税务部门办理手续,问工作人员,怎么获得免税?国家不是颁布了大学生创业免费优惠政策吗?工作人员说了,我们还没有看到上面发的文件。得,就这句话,你什么都别再问下去了……

2009年1月,听说云南省下发了什么1号文件,要求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天,高兴呀,屁颠屁颠跑到所属的税务专管局(当时怀里面可是揣着发表这个报道的报纸过去的),找到相关领导,问,领导,现在报纸都出来,我们这些创业者有什么免税政策可以落实了吗?(当时故意把报道这个政策的报纸标题露在他面前),领导说了,我们还没有收到上面的文件,你别听那些媒体的,有时候文件还没有形成,记者就先吹起来了,先回去等消息吧……

以上小列子,我想说的是,难道是我们云南的大学生真的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胆略和热情吗?非也,其实想创业的人大有人在,士兵突击里面有一句话“想到和得到,你得先做到”,你看,很多想创业的大学生就在这个“先做到”的路上被阻挡了,或者是说,热情被浇灭了。被什么浇灭了?被“上面”还没有下发的文件给浇灭了。

《看云南省长如何暗算“饭碗”!》里面笔者提到,这下创业者“启动资金无忧,由政府借资”了,“云南现在推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获得5万元的3年无息贷款”,是呀,看到这样的信息,哪个创业者不兴奋?事实是,我们能兴奋的起来吗?答案是,不能。为什么?

一年多以来,为这启动资金的问题到处奔波着,不知道那个部门能落实这个小额贷款的问题呀!而且,各种新闻报道中也没有提起,到底哪个职能部门能落实这个事情,就等于我们这些创业者看到了海市蜃楼,美好的仙界就在眼前,可你摸不到。2009年1月15日,硬着头皮,给中信银行、农业银行的相关部门(确切说是信贷部门)打了电话,说我们是创业者,想问下怎么获得创业贷款,人家说了,没有文件。如果真的想贷款,可以,拿房产来抵押——你说我要是在昆明有房子了我何必去贷这5万元的贷款?可笑之极。这不是在和我们这些创业的弱势群体“躲猫猫”吗?

媒体是相当之公正廉明的(好像是用这个词不对,但是想不到合适的了),他可以为我们呼吁,为我们老百姓说话呀。可是在某些时候,帮我们老百姓说话的时候,是否该深入调查下再说话呢?如本文里面的两篇文章,明显就是共享相隔4年的数。4年的时间呀,得发生多大的变化?评论者引用4年前的数据,也未必不可,问题在于,这类数据是动态数据,每年都在变化着,这能说明什么呢?我想这是不是涉及到文字工作者态度的问题?或者是否说是涉及到责任问题呢?

也许说涉及到“责任”问题,有点过了,那么说是“态度”问题吧?你说以这样不严谨的态度来报道,我们可不可以说是在扯谈呢?不管是新闻,还是评论,我想都是基于真实的数据理论基础之上的,在没有真实的依据的情况下,我想我们还是谨慎评论报道吧?要不就真是在扯谈了。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人,游子,2009年3月23日于昆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