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在《价值投资的温床》一文谈到,要寻找小公司,投资小公司。因为体量小的公司可能蕴含着光明的发展前景,而且它们往往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早中期阶段,所以不少更有可能快速增长。在A股市场,小公司的市值一般在100亿以内,100亿以上至1000亿以内可以算为中型公司。有些人并不认为小公司是好的投资标的,因为它们的盈利可能不稳定,商业模式未成熟,企业竞争力弱,管理不很到位,甚至财务报表都有造假的可能。这些可能都是事实,但不能由此否定对小盘股的投资。实际上,有不少著名的投资者都对小公司即小盘股情有独钟。虽然他们有的不在中国本土,但是投资策略和理念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让我们还是聆听一下他们对小公司的真知灼见,或许有所裨益。
查理·德瑞福斯,Royce Special Equity基金和Special
Multi–Cap基金经理,被誉为“小盘股之王”。德瑞福斯40多年来一直钟情小盘股,因为他认为小盘股被别人关注与研究的概率远远小于大盘股,所以蕴含着更大的机会。在美国,小盘股主要是由市值低于25亿美元的公司组成,美国约有4800家这样的上市公司。近10年来,小盘股的表现始终远远好于大盘股。当然,小盘股也存在流动性较低和稳定性不高的难题。而且,小盘股股价经常被爆炒升高,随后又暴跌的现象也屡屡发生。但是,德瑞福斯是一个绝对的价值投资者,他的选股方法非常稳健。他认为自己的投资风格就是“风险规避型”,因此他把证券分析的每一步都建立在试图降低风险的基础上。他只买那些股价相对内在价值出现很大折价的“便宜货”,而且在找不到合适股票的时候,就宁愿持有现金。在买入股票的时候,他认为买入价不仅要相对便宜,还要绝对便宜,而且还要按照做实业的方式,以并购的角度考虑买入价格。当然,始终将眼光放在高安全边际的价值型小盘股上,意味着德瑞福斯同时也错过了很多投资热门股的机会,但也正是这种严格的投资纪律,使得他管理的基金在市场困难的熊市中仍跑赢了大市。德瑞福斯说,即便市场遍地都是机会的时候,自己还是保持着较为保守和冷静的操作,因为担心市场会再次探底,所以他采取的方式是逐步买入分摊成本,而且只有在下跌的交易日才较为集中地买入。德瑞福斯通常持有70-80
只股票,平均持有期限是4-5 年。他更加倾向保守的公司。因为小盘股是未被完全挖掘的机会,
或者说不是很多人热炒的品种,所以被市场认可会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所谓的低效率属于正常情况。
杰夫·卡登和JB.泰勒,一个是瓦萨奇公司的CEO,一个是瓦萨奇小盘股成长基金经理。泰勒称,过去十多年来,小盘股一直有着丰厚的回报,从1999年12月至2014年5月,罗素2000指数(小型股指数)的回报超过标普500指数70%以上。从长远看,小公司的盈利增长普遍比大公司的盈利速度快。他们专注于长期高速增长的潜力型公司,目标公司是盈利超过15%的公司。卡登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我们所持有的公司盈利增长每五年左右能翻一番,那么这种复合增长将会为我们的投资组合提供丰厚的回报。”泰勒补充说,“我们仍然关注公司质量的增长,相信未来会有长期的回报。”当然,小盘股一般比较贵。罗素2000指数中的公司,相当一部分的市销率超过了10倍。“市场越来越贵,我们必须接受这一点,而且我们还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处于这个市场当中。”昂贵的市场在未来数年后,很可能不会带来巨额回报。但是,泰勒认为,他们持有的小盘股公司,其盈利和增长率与整体的小盘股市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最关心的是估值,其次才是公司的质量。他们总是力图发现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和高增长的公司。对于中小盘的高估值,他们并不惊慌。泰勒说,好公司总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但问题是一些公司可能需要几年时间的成长才能达到它们的估值。不过它们仍然是伟大的公司,能够在未来产生巨大的利润。但在某些时候,投资者可能更愿意购买盈利能力较低以及市盈率也相对较低的公司股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总有可能出现一些波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股市即将崩盘。在互联网泡沫狂热期,不少股票随时要崩盘是因为其内在的商业模式并不创造价值。
由上述三位著名的投资者的精彩论断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观点:
1、以长期的视角审视,小公司的盈利增长确实比大公司的盈利速度快,因此小公司的股票往往在市场上表现出色。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也曾表示过,如果他们只有100万美元的话,那么首选的也将是小公司。实际上,早年巴菲特购买的那些股票里就有许多小公司。
2、因为在美国股票市场通常以投资大公司为主,所以许多优秀的小公司会被忽略而无人问津,成为冷门股,从而造成了价值的严重低估,这也是德瑞福斯、卡登和泰勒投资业绩卓有成效的原因。
3、但是在
A股市场,小盘股经常被爆炒,股价往往虚高,这就决定了不能随时购买这些小盘股。只有在(a)公司遭遇市场极端下跌(b)公司出现黑天鹅事件(c)公司陷入暂时性困境时,才有可能出现深度价值,成为真正的便宜货,此时才是出手的良机。
4、彼得·林奇曾经建议说,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它们有利润之后再投资。在A股市场,许多小公司往往是利润赚得不多,股价却高高在上,完全透支了未来几年的经营业绩。如果买进这样的公司股票,谨防“戴维斯双杀”,因为它们确实需要几年时间的成长才能达到它们的估值。
5、虽然现在许多A股市场的小公司,或是隐形冠军企业,或是细分市场的领军企业,但仍要仔细研究这些小公司的商业模式、产业地位、企业竞争力、经济护城河、公司财务状况以及管理水平等。以做实业的方式,以并购的角度考虑买入价格。遵循不理解不熟悉不购买,在自己能力圈内行事的原则。
6、每个人的投资偏好和风格各不相同,我只倾向于保守低调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其管理层诚信低调,业务简单明了,不盲目多元化,在自己的领域内深耕细作,适度增长,财务健康,不负债或少负债,现金流充沛,以股东利益为导向,CEO及高管大量持股等等。一旦以合算的价格买入,至少看三年,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