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肥胖愚蠢”的农夫,挺好
(2010-04-11 16:03:20)
标签:
基金理财农夫游艇斯韦德杂谈 |
分类: 文章发表 |
(
近期随着一波接一波的年报行情、高送转行情、区域计划概念……浪花越来越多,而炒股亏损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有很多的人表示“没法操作”了。
而我很少交易,因为我不相信频繁交易会增加收益;我的一些朋友喜欢交易,因为他们确信频繁交易可以增加收益。但是实际上通过频繁交易而买低卖高,在理论上行得通,然而在实践中却很难做到。即使在牛市这样非常明确的波段中,这种操作方法也仍然是不明确的,所以经常会遭遇失败。
客户能够频繁地交易,谁最高兴?当然是那些证券公司。但是频繁交易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他们的钱在交易中不断地损耗,而券商、经纪人、交易员等却因为客户不断的成功交易而越来越富有。有人分析说,1万元钱,每天交易两次,每次只要30元,一个交易日就要60元,一个月下来就要1200元。因此券商、经纪人、交易员最终都买得起豪华的“游艇”,而客户却变得越来越买不起“游艇”。因为客户帮助他们买了豪华的“游艇”,因此他们必定喜欢这样的客户。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客户肯定都是“优秀”的客户。当然,像我这样的客户被他们厌倦那几乎是肯定的。
《客户的游艇在哪里》作者小弗雷德·斯韦德曾懊悔地说,在股票市场持续上涨了15年,他竟然还是买不起一辆凯迪拉克。这是为什么?斯韦德把这不佳的战绩归咎于他年轻时的态度,因为他年轻时非常崇拜一位爱尔兰老人,而这位老人的信条就是:“证券为什么而存在?不就是为了卖吗?所以,卖掉它。”因此,斯韦德一有利润就欢欣鼓舞地卖掉,仿佛已经实现了人生的梦想一般。但是,事实证明不应该把它卖掉。最终,斯韦德悟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买好之后就应该像一个肥胖而愚蠢的美国农夫一样,把这些股票紧紧地抓在手中,那些农夫即使在他们最贪婪的美梦里,也绝对想象不到股票可以让他们如此富有。”
所以,频繁交易造成巨额财富的损失那是肯定的。沃伦·巴菲特曾在1983年的致股东信中详细讨论了这一点。巴菲特说,“股票市场的讽刺之一是强调交易的活跃性,使用‘交易性’和‘流动性’这种名词的经纪商对那些成交量很大的公司赞不绝口(这些不能填满你口袋的经纪商很有信心能够填满你的耳朵)。但是投资者必须明白,那就是,凡是对庄家有利的,一定对赌客不利,而过热的股市跟赌场没有什么两样。”
假设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2%,而其股票年换手率为100%,每次都以公司账面价值进行交易,而且只需抽1%的手续费。这样算下来光是每年股权移转的交易成本便占去资产净值的2%。
由于所有的这些交易形成了一场代价相当昂贵的“听音乐抢椅子”的游戏,所以投资者付出的交易成本相当于他们对自己征收了重税。每天交易量1亿股,对股东来说绝对是祸而不是福,因为那意味着相对于5000万股日交易量,股东们为了“抢座椅”要付出两倍的手续费。
2007年牛市火爆之时,全年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达2005亿元。平摊到股民头上,相当于每人贡献超过2800元。而在2009年,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工商银行净利润为1107.66亿元。换句话说,投资者只因为手痒而将手中股票换来换去的代价,就等于是耗去众多大企业辛苦一年的所得,相当于工商银行全年净利润的两倍多。
所以,投资人还是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像小弗雷德·斯韦德所说的“肥胖而愚蠢的农夫”吧,因为试图通过频繁交易低买高卖而获利,最终必然亏损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