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狄仁杰的箴言想起的
(2009-02-09 19:12:34)
标签:
基金股票箴言凯泽巴菲特中国 |
分类: 投资实践 |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优酷网上观看《神探狄仁杰》,到目前为止已看了两部。这两部电视剧共由六个惊天大案组成,每个案件都扑朔迷离,错综复杂,情节越往后,就越惊心动魄,越荡气回肠,越耐人寻味。尤其是这部电视剧中,狄仁杰几句很有哲理的箴言,特别引人深思。
智者往往喜欢化繁为简,但是人性的弱点却常常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比如对一家公司的估值,我们只能估计一个大概的区间。而且评估模型不应该复杂化,应该尽可能地将之简单化。越简单,涉及的变量越少,整体评估的准确率越高。沃伦·巴菲特就曾对商学院进行批评,他说,商学院“重视复杂的过程而忽视简单的过程,但是,简单的过程却更有效。”巴菲特有时候甚至简单到这种程度,举一个这样的例子。1982年,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准备收购奥马哈的中央州立保险赔偿公司,当时担任公司高管的威廉·凯泽是这样描述这笔交易的:巴菲特给出的报价相当于公司的每年收益的10倍。凯泽说,“那么去年我们的收益是1000万美元,因此如果我没有算错的话,您的报价应为1亿美元。”当凯泽报出这一价格时,努力掩饰内心的激动。巴菲特说,“成交。”于是凯泽想乘胜追击,说,“1.25亿美元如何?”巴菲特说,“太迟了,我已经决定了,就1亿美元。”你看,就是这么简单,因为评估公司的价值,在价格低于公司价值的时候买进,并不需要什么科学,因此巴菲特说,“投资比你想的要简单,但比看上去要难。”
2、“往往不符合逻辑的事情,是最符合逻辑的。”
当整个市场向上走,许多人在高位奋不顾身的买进,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如果我们把股票看做是一种商品或者是一桩买卖,那么是绝不会在价格很高的时候买进的。但是这种非常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却是最符合逻辑的,因为那是极度乐观、过分贪婪。而当整个市场向下走,调整达70%以上,比如中国平安牛市中原来买1股,现在可以买7股,中国石油牛市中原来买1股,现在可以买5股,但是即使这样,许多人不但不想买进反而只想卖出,就像段永平所说的,以前10块钱你想买,现在5块钱你反而想卖,这又是不符合逻辑的。但是这种非常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又却是最符合逻辑的,因为那是极度恐惧、极度悲观。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在许多人的眼中似乎也是非常不符合逻辑的,因为他们竟然采取了与他们背道而驰的策略。但是这种似乎非常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却又是最符合逻辑的,因为价值投资者深知当许多人对股票感兴趣的时候,断然是没有好价格的;只有在没有人对股票兴趣的时候,才会看到事情的真相:以低价买进真正优秀的公司,从而获得好收益。
3、“往往看起来很巧合的事情,其实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1984年,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发表了一次重要的演讲,巴菲特针对有些人认为一再战胜市场的人凭的都是运气。巴菲特说,也许是这样,但是他们的成功不能简单地都归于好运。不管是约翰·梅内德·凯恩斯,还是查理·芒格,或是比尔·瑞尼、娄·辛普森,当然也包括了巴菲特本人,他们很巧合地都长期战胜了市场,这肯定不能都归于运气,而是因为他们都遵循了同样的规则。这些规则的来源相同,都来自本杰明·格雷厄姆,他们都居住在格雷厄姆-多德村的“智慧村庄”里。他们并不需要讨论贝塔值、资金模型或收益的共变性,这些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信念:只希望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公司,而且只有当股票的安全边际显著的时候。他们还相信,把投资组合集中在有限的几只高利润的股票上,换手率极低,不仅会降低风险,而且有助于产生比市场的收益率高得多的收益。实际上,并不只是这些人会采用这些策略,任何人只要愿意实施并践行价值投资,其结果最终都一样。所以,在以上的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往往看起来很巧合的事情,确实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4、“不要让你的情绪影响你的判断。”
生活中,人们情感的力量总是大于理智。但是在股市中,如果把情感带进股市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情绪化带来的结果——恐惧或贪婪,将使得投资者经常以远高于或远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的愚蠢价格买进或卖出。因此任何希望从股市中获利的人,必须抑制情感的影响,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控制情感,另一方面必须保持警觉,充分利用其他投资者受情感驱使做出决策从而提供给我们的大好时机。“不要让你的情绪影响你的判断”,因为在冲动或恐惧下,往往会发生错误的判断。股价之所以会上下波动,是因为受到各种合理或不合理因素的影响。但是只要公司仍然保持吸引第一次买下公司股票时的质量,价格迟早是会回升的,因此无须惊慌失措。在这一点上,巴菲特一直坚持,除非你能做到看见自己的股票下跌50%仍然不惊慌,否则就不要进入市场。而当市场处于高涨时,也不必担心错过这一波所谓的行情,要担心的应该是在冲动之下未经准备就采取行动,因为投资最不需要的是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