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只花蛤
一只花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29,382
  • 关注人气:25,4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约翰·聂夫:买在寒风萧瑟时

(2008-10-05 07:33:57)
标签:

基金

花旗银行

温莎

聂夫

分类: 投资人物

约翰·聂夫,1931年出生,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再传弟子,师从托莱多大学金融、投资学教授西德尼·罗宾斯。约翰·聂夫是一个可以比肩彼得·林奇的人,按照约翰·聂夫自己的说法,他是低市盈率投资者,执掌温莎基金31年,22次跑赢市场,投资增长55倍。他执掌的温莎基金从不异想天开,从不追赶时尚,更不会听天由命的满足于和大市保持齐平。不管是市场高涨还是大跌,他都始终如一地坚守一种经久耐用的投资风格。

约翰·聂夫是最喜欢在市场萧瑟恐慌时买入的人,而且他买进的股票往往已被市场无情抛弃。1991年,花旗银行正陷入空前的危机,它被许多不良房贷和巨额坏账纠缠而无法脱身,前景一片暗淡,新闻媒体对它猛烈轰击,花旗银行的股价每天都在跌,整个市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在此之前,花旗银行曾风光无限,名列“漂亮50”,成为万众瞩目的成长股和明星股。

早在1987年花旗银行的股价就已经开始下跌,1988年,房贷危机来临,许多银行包括花旗在内,已被不良的房产放款钉死在十字架上,动弹不得。但是在满目疮痍中,约翰·聂夫领导的温莎基金不断买入花旗银行股票。到1991年,温莎基金已经持有相当部分的花旗银行股票,平均成本每股33美元,而当时花旗的股价只有14美元一股。但是约翰·聂夫无所畏惧,尽管许多权威人士讲得头头是道,恐慌气氛仍在蔓延,因为他注意到,有关问题影响的主要是花旗银行的商业不动产业务,而消费者业务收入却依然出色,在市场上占支配地位的信用卡业务也经营得有声有色。

但是花旗银行的股价继续下行,而有关花旗的坏消息依然不断。新闻媒体继续加大力度连篇累牍地抨击花旗,国会银行委员会主席则暗示花旗可能破产,花旗在亚洲的分行遭到挤兑,空前的绝望引发市场巨大震荡,无数的投资者在恐慌中出逃,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一般。以致最后花旗银行不得不公开宣布:经调查人员检查,主管机关还没有判它死刑。到1991年底,花旗股价下跌到一股8美元左右,当时温莎基金持有2300万股花旗股票,市值在5亿美元。但是约翰·聂夫不为所动,因为他认定花旗的盈利能力并未受损,而且随着成本的快速下降,更强的盈利预期变得更加清晰,同时他认为房贷问题终将能够得到解决。

最后的结果表明约翰·聂夫的判断是正确的。1992年,花旗银行的盈利状况发生根本扭转,继而股价也开始回升,一年中大涨43%,1993年在市场萎靡不振时,花旗继续上涨近25%,温莎基金终于得到良好的回报,虽然历时4、5年,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但确实也值得。

约翰·聂夫后来谈到这次投资时,深有体会地说:“成功的投资不需要人气旺盛的股票与绝对多头市场。正确判断和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推理判断帮助我们选出潜力股,坚忍的毅力则让你不像其他人一样迷失方向。花旗是投资挑战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对我们来说,丑陋的股票往往是漂亮的。如果温莎基金的投资组合看起来就很容易让人认同,那么可以说我们在敷衍了事。花旗不是第一只这样的股票,当然也不是最后一只。”

历史有时会重演,回想此次美国次贷危机所产生的心理恐慌层面,与20年前何其相似。虽然我们银行也卷入其中,但实际上影响微乎其微,没有一家银行的处境可比花旗,然而市场反映却过犹不及,看起来市场确有惊人的误判能力。当然,真正的投资者永远欢迎股市的下跌,因为股票只有在寒风萧瑟中才呈现出强烈的魅力。因此我们如果要取得好收益,就必须学习大师们的投资策略,运用历久弥新的投资原则,尤其敢于在市场萧瑟、恐慌时大胆买入,无所畏惧,当然这还需要理性的判断,坚定不移的信念,再加上坚忍不拔的意志,懂得吸取经验教训,才能不断向前,到达光辉的彼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