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涨是因为市场在纠错

(2008-09-23 17:20:34)
标签:

证券

理财

富国银行

股东权益报酬率

巴菲特

加州

分类: 投资策略

    市场并非一贯正确,它经常在犯错误,而且有时会错得很严重,甚至很离谱。当股指一路高歌,比如达到5000点、6000点,股票市盈率高达60倍或70倍时,那时市场显然就是在犯错误,而且错得很严重,很离谱,所以必有后来的大幅下跌,那是因为市场在纠正错误。而当股指大幅下跌,比如就像这一次,跌幅高达70%,破了10年成本线,股票平均市盈率在10倍左右,有的只剩下5、6倍,那么同样市场也是在犯错误,而且错得很严重,很离谱,所以必有前几日的大涨,同样是因为市场在纠正错误,并非只是政策之力,政策只是一个导火索。

    但是聪明的投资者是很善于利用市场的严重错误的,他们不相信市场永远是正确的,因为他们知道,认为市场永远是正确的的人最终几乎都走向毁灭。因此他们往往在每次市场错误过头的时候出手――卖出或买入,因为那时就是最好的时机。

    巴菲特利用市场发生严重错误买入富国银行可谓是一个典范。

    当时也是在富国银行遭受房地产泡沫破灭危机,股价大幅下跌之时。20世纪90年代早期,富国银行的股票价格高达86美元。由于富国银行并非一次性提取巨额贷款损失超额准备金,而是在两年内陆续提取的,这使得投资者开始怀疑富国银行能否承受得起巨大的房地产贷款坏账损失,所以1990年和1991年富国银行股价大幅下跌。此时巴菲特看准时机大举进入富国银行,平均买入价格57.89美元,1992年-1993年巴菲特先后增持富国银行股票。对于巴菲特来说,以如此价格购买富国银行当然是一笔好买卖。最终计算2004年巴菲特持有的富国银行市值35.08亿美元,而其投资成本为4.63亿美元,15年投资收益率高达657.67%。

    1993年10月18日,巴菲特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说:“我并不是想在在此推销富国银行股票,或者抱有其他目的,我只是觉得富国银行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上市公司,拥有最好的管理模式,股票价格水平也比较合理。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投资一般可以获得更好的回报。”

    后来巴菲特又在年报中对这次出击的风险做了解释:“我们是在1990年银行股一片混乱之间买进富国银行股份的,这种失序的现象是很合理的,几个月来有些原本经营名声不错的银行,其错误的贷款决定却一一被媒体揭露,随著一次又一次庞大的损失数字被公布,银行业的诚信与保证也一次又一次地被践踏,渐渐地投资人越来越不敢相信银行的财务报表数字,趁著大家出脱银行股之际,我们却逆势以2.9亿美元,五倍不到的本益比(若是以税前获利计算,则本益比甚至不到三倍),买进富国银行 10%的股份。

    富国银行实在是相当的大,帐面资产高达560亿美元,股东权益报酬率高达20%,资产报酬率则为1.25%,买下他10%的股权相当于以买下一家50亿美元资产100%股权,但是真要有这样条件的银行,其价码可能会是2.9亿美元的一倍以上,此外就算真的可以买得到,我们同样也要面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找不到像Carl Reichardt这样的人才来经营,近几年来,从富国银行出身的经理人一直广受各家银行同业所欢迎,但想要请到这家银行的老宗师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当然拥有一家银行的股权,或是其他企业也一样,绝非没有风险,像加州的银行就因为位于地震带而必须承担客户受到大地震影响而还不出借款的风险,第二个风险是属于系统性的,也就是严重的企业萧条或是财务风暴导致这些高财务槓桿经营的金融机构,不管经营的再好都有相当的危机,最后市场当时主要的考虑点是美国西岸的房地产因为供给过多而崩盘的风险,连带使得融资给这些扩张建案的银行承担鉅额的损失,而也因为富国银行就是市场上最大的不动产借款银行,一般咸认它最容易受到伤害。

    以上所提到的风险都很难加以排除,当然第一点与第二点的可能性相当低,而且即使是房地产大幅的下跌,对于经营绩效良好的银行也不致造成太大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算一下,富国银行现在一年在提列3亿美元的损失准备之后,税前还可以赚10亿美元以上,今天假若该银行所有的480亿借款中有10%在1991年发生问题,且估计其中有30%的本金将收不回来,必须全部转为损失(包含收不回来的利息),则在这种情况下,这家银行还是可以损益两平。

    若是真有一年如此,虽然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相当低,我们应该还可以忍受,事实上在伯克希尔选择购併或是投资一家公司,头一年不赚钱没有关系,只要以后每年能够有20%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尽管如此,加州大地震使得投资人害怕新英格兰地区也会有同样的危险,导致富国银行在1990年几个月间大跌50%以上,虽然在股价下跌前我们已买进一些股份,但股价下跌使我们可以开心地用更低的价格捡到更多的股份。”

    果然后来如同巴菲特所预料的,市场对房地产危机所造成的恐慌并没有出现,1年以后富国银行大幅上涨,正是市场发生的严重错误才给巴菲特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回顾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资银行确实卷入其中,但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影响甚微,(参见拙作《市场已进入自杀阶段》),然而我们的市场却在大幅杀跌。显然市场也是在出错,所以后来的市场必然给予坚决的纠正,于是出现了大盘涨停,千股涨停的奇观。

    因此,如果我们要想获得最廉价的筹码,争取最大的收益,就必须学会利用市场的错误,而不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更不要牺牲在最黑暗的黎明前。当然,这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商业经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勇敢的精神,三者缺一不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