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只花蛤
一只花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530
  • 关注人气:25,4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正的投资者应认清自己能力的界限

(2008-08-28 09:44:39)
标签:

基金

高科技股票

界限

巴菲特

华尔街

分类: 投资实践

    一条报道激起千层浪,不久前巴菲特“曾报价5亿美元想购买一只中国股票,但是遭到拒绝”。由于巴菲特没有透露这只股票的名称和行业,于是引起市场的普遍猜测,为此中信银行还涨了不少,然而毕竟是捕风捉影,结果只能以“搞笑”收场。    

    于是我想,幸好巴菲特没有透露这只股票,不然这只股票非得30个涨停不可。我又想,假如巴菲特透露了这只股票,这些人买入后真的就能像他那样长期持有?回想2002年与2003年,当时跟随巴菲特在1.6港元左右买入中国石油的大有人在,但似乎没听说有那几个人能像大师一样持有四五年的。所以,假如巴菲特真的透露了,那也不过蜕变成一个投机题材而已,而这正是巴菲特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还是不要透露的好。

    从巴菲特“不熟不做,不懂不买”投资原则的角度看,一个人的能力范围多广并不重要,认清自己能力的界限才是最重要的。许多人的失败就是因为去做自己并不了解的活动,而这种杀伤力往往最惨重。如果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在自己最熟悉和最深谙的活动上,那么商业上或投资上的失策必将大大减少。1984年,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所作的那次重要演讲中,提到7位投资者、2个基金,说他们的投资组合在整个投资期间无一重叠,选择的股票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甚至不与外界沟通,也没有任何获取有用信息的渠道,华尔街根本没有人认识他们,而他们也根本不理会华尔街的任何想法,没有人能够影响他们,不关心公司明年预测,不在乎交易时间,对K线、成交量不感兴趣,但是他们最终都击败了市场,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只关注:这个公司的价值是多少?将以多少价格买入?

    其中重要的一点,为什么他们持有的股票鲜有重叠的现象?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能力界限考虑,遵循“不熟不做,不懂不买”的投资原则。巴菲特从不投资高科技股票,就是因为他不熟悉高科技这个行业的情形,因此即便在高科技股票最繁荣时期,他也无动于衷。所以,某只股票可能对这个人适合,但可能并不对那个人适合,同样,巴菲特假如透露出的这只股票可能适合别人,却并不适合你,除非你也像巴菲特一样熟悉这家公司和行业。

    再说,一个投资者如果真的要学习巴菲特,则并非去学他买什么股票你也跟着买什么股票,不做独立思考而跟着别人买股票其实是虚弱或无知的表现。学习巴菲特就是要学习他提供的一种方法、一种思维和一种境界,投资的原则是永恒的,投资者所要做的是忠实地践行投资原则,同时还要忍受孤独与寂寞,最终达到一个“新天新地”的崇高境界。 

    因此,巴菲特透露或不透露都与真正的投资者无关,而真正的投资者也大可不必费尽心思去猜测巴菲特买了什么股票。只要投资者能够认清自己能力的界限,坚持“不熟不做,不懂不买”的原则,才会出现像巴菲特所说的:“这是一笔非常棒的交易,在环境适合的时候,你会看到我们在那里大规模投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