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话,是指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体,特别是秘密社会,出于各自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制的一些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隐语。或许是我们中国太有特色了,连股市里的词汇也五花八门,极具特色,有些词汇我们耳熟能详,但其实已超过黑话适用的范围和意义了。举些例子让我们欣赏欣赏。
1、“散户”,我想这大概是相对于专业投资公司或集团,如证券公司、投资基金、投资银行等而言的广大中小投资者。他们资金量少,缺乏技术优势,没有投资策略,而且还一盘散沙,游兵散勇,群龙无首,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山头,这个“散”字够形象了的。但是现在连基金有时也被称为散户,而且还是“最大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想这大概指的是他们的行为像散户,像散户一样追涨杀跌,像散户一样高买低卖。
2、“游资”,似乎是近年来刚冒出来的,也是相对于专业投资公司或集团,如证券公司、投资基金、投资银行等而言的大或较大的投资者,他们要比散户好得多,往往腰缠万贯,资金雄厚,有一定专业水准,有组织,有预谋,会策划,能兴风作浪,擅长闪电战,专门引诱散户。据说他们很少失手,但常常与散户结下深仇大恨,因为他们老让散户站岗放哨,甚至跳楼投水。
3、“防御性股票”,这类股票虽然市盈率低,公司质地也不错,但往往盘子大,很使人心烦,大盘大涨,它偏不涨,而且还会下跌,让大伙割肉斩仓。它也有一个优点,据说是大盘跌时,它偏不跌,不但不跌,还会上涨,所以被称之为“防御”,类似会防守、善抵抗之意。只是不知道这类股票如果也被炒高了,尚能“防御”否?
4、“有某某概念”,最狗屁不通的一句话。其实是某个公司朝三暮四,“弃暗投明”的代言词,这类公司的主营往往难以为继,于是便想方设法另起炉灶,比如原来是搞水泥的,现在出钱投资了某个券商,于是便有了“券商概念”,于是便有了炒作的条件了。只是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如果我是莆田人,现在福州工作定居,是不是以后你一碰到我,就应当说我的身上“有福州概念”呢?
5、“活跃股”,顾名思义这类股票很活跃,会上窜下跳,会翻筋斗云,上午还是跌停,下午便会涨停,很吸引某些人的眼球,要玩就玩得刺激,玩得心跳,不然就别玩。涨得慢的便不是好股,好股就是天天涨,每天都要一个涨停,不出一个月,百万富翁便蜂拥而出,满城都是黄金甲了。但愿不要下午追进去,接下来连续三、四个跌停,最后仓惶出逃,赔了夫人又折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