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教尚莲 道教亦荷

(2008-10-15 00:39:41)
标签:

佛教

释迦牟尼

道教

莲花

王母

荷花仙子

大禹治水

分类: 佛●道

                       佛教尚莲道教亦荷

    荷之美,无数骚人墨客心神相系,梦魂萦绕,于是或挥毫泼墨,或浅唱高歌,从而留下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文章。

    诗词大行其道之时,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有人借荷香淡淡抒发清闲散淡情怀,有人借荷花佛教尚莲 <wbr>道教亦荷艳艳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倾诉相思苦情。

      佛教尚莲

    一支未开的荷箭,静静地吸收着天地精华,期待开放成最美的那一枝。有一天,一个小和尚从阳光中走来,他披着一身金色的袈裟,含着淡淡的微笑,“噢,好美的荷”。他从此常常来这里取水,常常凝望着荷,一脸的怜惜。荷箭爱上了和尚,他坚信他就是佛,她开始放慢了开放的速度,怕从此不能被他的目光注视。身边的同伴次第开放,凋落,结实。而她固执地紧闭着不肯探头。和尚开始每天来看她,不想错过她的开放。终于,她要开放了,因为秋天已经来了。在那个初秋的早上,风中已经有秋的萧瑟,她静静等待,用全部的热情望着他的来路,可是一切都结束了,他没有来。她悲哀的发现,太长时间的等待让她无法开花了。

    说这个悲伤的故事绝无亵渎神佛的意思,只是用它道出荷花和佛的渊源。

    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接近不染的境界。至于其他有关佛教的建筑,绘画,雕塑,用品等等,无不以莲花为图案。

    宋代大学者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殊不知,爱莲者,众矣。

      道教亦荷

    都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却未必听过他妻子的故事。传说,他妻子本是天上的仙女,有一年,天宫中开品酒大会,各路仙人都赶来品尝王母从自家的荷花池中酿成的万年美酒。这下可忙坏了仙女们。其中一位负责侍养荷花的仙女,名叫荷香,她给花浇水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酒坛。王母勃然大怒,非杀他不可。众姐妹见状赶忙求情,王母见众仙女不住地磕头求情,也不好再说什么。只道:“今日之事,你若有补偿办法,我便饶你,不然定斩不饶!”荷香忙说:“请王母准我下界,定可不误众仙品酒。”

    这凡间哪里来的仙家之酒?原来在大禹所住的村旁密林中有一片荷花池,它们吸取日月精华四季不落,比天宫中的更醇,她从这里制出酒后才免去一死。但活罪可免,死罪难逃,王母罚她下凡50年。她便在人间四处游玩,这一看才知道自己竟闯下天大的祸来。原来撒到人间的酒落入大海使海水泛滥成灾,人间到处是洪水。于是她决心要治水患,但自己不方便直接出面,于是就化身凡人,嫁给了大禹。从那以后,她就用荷花池中的水为大禹做饭,酿酒,使大禹有充沛的体力和脑力来治理水灾。而大禹也一心一意地实现她的愿望。水患解除后,荷香却累死在荷花池中,她的灵魂融进了荷花中,成了传说中的荷花仙子。从此,这世上的荷花愈加娇艳,愈加千姿百态。http://meehoo.cn/bookpic/20078311956039694.jpg道教亦荷" TITLE="佛教尚莲 道教亦荷"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