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圣战》之“离陆”+“起降训练”
(2014-03-09 16:03: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读书 听书笔记 |
这两个篇章主要叙述了浅沼纱织在美国的事情,从看似坚定、到迷茫,最终找到自己的目标。
浅沼纱织一心想离开日本,远在美国,并使用英语来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终于,不顾一切的飞到了美国,可是一切却变了样子。纱织从小居住在离大使馆不远的地方,父亲在报社工作,经常会与外国人打交道,而母亲的朋友中也有一些外国人,准确的说,是美国人。与美国人接触的过程中,纱织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喜爱他们,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宽大公正的美国,因此让纱织心向往之。可是,真的在美国生活,纱织才发现原来之前接触的美国人只代表美国白人的一份子,而这一份子恰好是对日本怀有好感的人。现实中的美国是色彩多样的,对东方人的歧视到处都存在,而且还有严重的社会问题。
来到语言学校的纱织发现,很多人慢慢就陷入了留学生杂志上所披露的 “清一色日本人的圈子”,语言的不适应,与别国人沟通的障碍等等,很多留学生变得只和老乡交往。学业上开始出现满不在乎,跟不上的干脆就开始旷课,在课堂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让自己不要陷进去,纱织决定到外面自己租房子住,最好是找一个其他国家的室友同住。没想到好不容易在报纸上看到一个价格低于3百美元,出租者是个外国人的,谁知去了之后才发现,竟然还是日本人乙畑君。而且是个特别喜欢飞机的军事迷,只能作罢。
一次课堂上,周围同学的小动作导致纱织被牵连,被老师驱逐出课堂。满心不解的纱织漫无目的的走着,思考着。炎热的太阳,干燥的空气,像要冒烟的柏油路,纱织脱水且中暑了,到处都没有水可以解渴。恰巧碰到了去飞机场训练的乙畑,于是一起去了飞机场。在经历了一场看似灾难的干渴危机之后,纱织在这个飞机场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发动机轰鸣,透明的机罩外的天空是那么地蓝,从头顶可以看到脚底,这广阔的视野与一般的客机无法相比,纱织突然明白了,她一直所寻求的是能够用来倾注热情的能象征生命的东西。这才是她想奋斗的场所,成为一名直升机的驾驶员,这个目标渐渐突破了之前的英语谋生、翻译,原来这才是自己真正的理想。于是,在和乙畑交流过后,纱织决定从语言学校退学,租住乙畑隔壁房间,然后也来上乙畑一直上的这家美国西海岸体育学院,声称1个月可以考到私人飞机的驾驶执照,4个月可以考到直升飞机的驾驶执照。
已经在美国西海岸体育学院提交了入学申请,在缴纳学费的最后一天,没想到由于银行所在地响了警报,导致纱织无法正常缴纳学费,本来想晚上回去问问乙畑的,可是乙畑一直未归。乙畑在实际飞行训练中受伤住院,恰巧认识了来帮乙畑收拾行李的高森。在于高森的交流中,纱织才明白,原来这家美国西海岸体育学院压根就是野鸡学校,根本对学员的安全不负责,而且对驾驶执照,美国及日本都不承认。正规的飞机学校,学费昂贵,而且需要至少花一年时间才能考取私人飞机的驾驶执照。高森的话语让纱织刚刚确定的目标有了动摇,可是难道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到日本,到父亲所在的报社打工。不行的,好不容易离开日本,而且语言学校也已经退学,已经没有退路了,所以纱织决定到高森所在的飞机学校继续学习驾驶飞机。
扎实的英语底子,让纱织至少能听懂教官的讲课,努力的啃读专业的飞机知识,与房东阿姨的快语速的交流等,让纱织轻松的度过了体验课程。虽然要坐上训练机飞上天空,还有足足十个多星期,拿到最起码的执照也要一年,可是纱织终于能想象出自己的未来了,三十岁以后,就可以展开自己全新的人生了。
乙畑还是决定4天后回到日本,继承家业。原来乙畑是连锁宾馆的公子,就如同高森说的,乙畑家有自己专门的私人飞机,他早晚自己会开起飞机的。
十月份不久将结束了,亚利桑那的空气却仍旧又热又干,但是风景、空气、人们,都彷佛在朝她微笑,纱织朝着前面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