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计基础(3)——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

(2011-02-25 11:06:03)
标签:

杂谈

分类: 会计

......接上文

九、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是制定各项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

该等式表明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关系。

注意:企业经济活动的发生,只是表现在数量上影响企业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同时增减变化,并不会破坏这一基本的恒等关系。

2.收入-费用=利润(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和费用都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或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不包括非日常活动发生的,即利得和损失。因此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考虑利得和损失,才等于利润。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会计恒等式的扩展形式)

该等式表明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

十、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一)分类:

1.按照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不同进行分类:

(1)总分类科目:又成为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又成为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两者的关系: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明细科目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具有补充和说明的作用。

2.按照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进行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类科目;以“1”开头,包含: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短期投资(又称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预付账款、物资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待摊费用、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等;

(2)负债类科目:按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以“2”开头,包含: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代销商品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共同类科目:新准则中体现。以“3”开头,只有五项;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其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又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以“4”开头,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5)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按成本费用和支出的内容和性质不同,可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以“5”开头,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

(6)损益类科目:是反映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按照损益的不同内容可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反映收入的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

反映费用的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1.合法性原则:指企业所设置的会计科目的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企业在符合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十一、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二)账户的分类

1.按照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不同:

(1)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是根据总分类会计科目设置的,是提供总括分类核算资料指标的账户。在总账中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反映经济业务。

(2)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明细分类会计科目设置的,提供明细核算资料和指标。除了用货币计量外,必要时还需要实物计量或劳动量计量单位

两者的关系:

总账和其所属的明细账核算内容相同,只不过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总账反映总括情况,明细账反映具体详细情况。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总账统驭和控制明细账,是明细账的统驭账户。明细账从属于总账,是总账的从属账户。

2.按照经济内容分为:

(1)资产类账户

(2)负债类账户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4)成本类账户

(5)损益类账户

3.根据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可分为:

(1)资产负债表账户: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2)利润表账户:包括收入类、费用类账户

(三)账户的结构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类型

1.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

(3)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4)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依据。

账户的简单格式:T型账户或丁字账户

2.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账户包括本期发生额和余额

(1)本期发生额:是一个动态指标,说明资产或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包括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

(2)余额:是一个静态指标,说明资产或权益在某一时日增减变动的结果。余额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上述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1)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设置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2)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分类内容一致。

(3)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2.区别

(1)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2)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和结余;

(3)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财务报表所运用。

  

                                                 持续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