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源:文艺报 2008-4-8

(2008-04-17 13:30:30)
标签:

文学

断代

分类: 相关报道

陕西力促文学事业可持续发展

                                         陕 文

 在今年召开的陕西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专题讨论会上,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冷梦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名为《解决“断代现象”危机,加快陕西文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案,得到了许多文艺界委员的支持。冷梦在提案中说,陕西是文学大省强省,但兴盛中存在危机。青年评论家马平川先后在《文艺报》《文艺争鸣》发表《陕西文学:寻找4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断代现象”与陕西文学的可持续发展》,首次提出陕西作家断代现象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回应了现实的困境和焦虑,曾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和争鸣。引发了《华商报》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关于陕西文学是否“断代”的大讨论。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肖云儒、李星、李震等各抒己见。《陕西日报》推出整版分析讨论断代现象。

 各界导报、华商报、新京报、新周报、合肥晚报、太原日报、新华网、中国作家网、甘肃作家网、陕西新闻网、中国散文网、中国西部文学艺术网等4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媒体普遍认为解决断代危机,已经成为陕西文学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马平川的文章提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的陕西文学以其深厚的底蕴、突出的成就,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创作景观。但进入21世纪,陕西虽有一大批4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从事着各种文体的写作,但在全国文学界影响很小。两篇文章还分析了产生“断代”现象的一些原因,指出陕西青年作家亟需突破的难点,希望陕西年轻一代作家坚持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反映人民心声,贴近时代,挺立潮头,在作品的思想深度、生活厚度、情感力度上下功夫,甘于寂寞,开阔视野,勤奋创作,汲取上一辈作家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操守,经过反思和调整,在困境中突出重围,延续陕西文学的光辉业绩,再创陕西文学的辉煌。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就此话题谈到,陕西作家没有“断代”,但缺少突破。年轻作家们要有勇气,敢于探索,走向全国的读者。陈忠实说,创作从开始到终结都需要不断地突破,首先要有阶段性突破,才能完成自己思想、艺术上的突破,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年轻作家要理解当前这种平淡的生活,相对于理解过去大苦大难的日子更困难,作品容易平庸。因此,创作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就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对于青年作家而言,只有不同凡响,才能出类拔萃。他还认为,文学创作不能急,更不可泼冷水,需要等待,因为一个作家的成长和一部好作品的出现,几乎没有可以依赖的规律去遵循。

 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则表示,陕西文坛断不了的,一辈有一辈的人才。现在从事文学创作,不像上世纪80年代容易出名。其实陕西有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作家,现在需要宣传他们,推介他们。

 去年《华商报》曾登出长文,专门介绍了一批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家,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领域。文中说,这批作家有300余人,占陕西省作协在册会员15%左右,重要性可见一斑。不论陕西青年作家是否存在“断代”事实,陕西青年作家群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必然。他们创作潜力巨大,有极强的可塑性,完全有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实现自我突破,写出震撼人心的力作。

 据悉,陕西省作协日前已着手开展了对本省文学状况的大普查,旨在摸清陕西文学队伍和创作现状,广泛动员和团结全省文学创作力量,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承担起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繁荣发展我国文学事业的责任。有关材料显示,陕西的文学队伍结构和创作姿态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景象。继陈忠实、贾平凹等为代表的文坛老将,一大批中青年作家正在成熟和成长起来,成为陕西文学的主力军,而更为年轻的一批写作者也成为文坛不可小觑的新生代。此次普查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领导下,成立了以雷涛和贾平凹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6个普查小组,采取问卷、调查表、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将重点调查中青年作家、70后和80后作家、打工族和“漂族”作家、残疾人作家以及网络文学作家从事文学创作样态,了解高校开展文学社团活动、陕西省文学期刊、文学网站建设情况。最终将形成调研报告,建立文学创作、文学机构和文学社团档案。相信,随着这一系列发现、组织、扶持中青年作家措施的实施,陕西文学也会在不远的将来迎来新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