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家庭瞬间灭门惨案背后血的教训

标签:
完美家庭灭门惨案李磊血的教训心理分析孙月芬杂谈 |
分类: 生活感悟 |
完美家庭瞬间灭门惨案背后血的教训
文/孙月芬
http://s15/middle/5196e66ag8e90baf1c3ae&690
案情回顾:
2009年11月27日下午4点,北京市大兴区清澄名苑小区内气氛凝重,该小区14号楼3单元2层居民王美玲一家六口被发现死于家中,制造了一起北京大兴灭门案。12月1日,惨案犯罪嫌疑人李磊被三亚警方正式移交给北京警方。案件正在审理中。
从旁人看来,李磊曾拥有一个几近完美的家庭:父母勤劳友善、妹妹开朗热情、妻子厚道得体、两个儿子更是人见人爱。在亲友面前,李磊给人少言寡语的印象。
可李磊本人觉得自小父母对他要求太严,非打即骂,总是说他这不对那不好。妹妹也看不起他,老帮着父母说他。媳妇做事心气太高,看不起他,挑他的刺,不是和他吵架,就是向他要钱。没人认可、尊重他,他觉得有这样的家人真是悲哀。2008年就买好了刀,有杀人的想法。想杀了他们去吃好玩好,被抓了这辈子就值了……
案主李磊个人成长经历简要回顾:
从小祖父母抚养,4-5岁回到父母身边,父亲对孩子教育严格,非打即骂,而他从不求饶。到了青春期,李磊终于难以承受,而离家出走。出去后吃了很多苦,而心灵获得了自由。李磊虽个性执拗,但内心柔软,在外漂泊二、三年后看到街上贴着的寻人启示,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家人一定也在着急地牵挂自己,于是回到家里。之后努力工作、做生意,养家糊口,并娶妻生子,但始终所有的努力未能得到父母的认可。更为可悲的是,由于个性内向,主要靠行动来表达他的价值:辛勤的劳动、成功的经营,关心和资助白血病人、对妻弟助学等,得到朋友和社会的认可,但有李磊的心中,最关注的是父亲的认可。但父亲仍是一如既往地给予否认定,内心增加了积冤,更为严重的是他的妻子,与他最亲近的人,对于李磊也是不与认可,并利用他的父亲来控制他,这让他内心在父亲面前站起来的希望化为乌有,于是很为绝望,但内心有一股不可释放的能量,渐渐瘀积转向邪恶。积累数年后,终于,在一件小事上触发,酿成灭绝人伦的惊天大案,惨不忍睹……这是一桩显型的家庭矛盾处理不当酿成的极端的悲剧。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让才能让遇难者的血没有白流?这样惨绝人寰的事件是否可以避免?使我陷入沉重而深深的反省……
这里至少有以下四点血的教训。
教训一 幼年由祖父母抚养。
幼年的抚养者与幼儿在潜意中养育者有更深的情感联结,谁养与谁亲,成为幼儿心理上的父母。幼年养育者也因此对于幼儿具有更强的影响力。本案主李磊在犯案后,一直表现得镇静,只在记者提到奶奶惦记他时,心里防线才一下崩溃,声泪俱下。所以,父母为了更有效地管教自己的孩子,最好能克服困难从小亲自养育。如果,由于种种原因父母的确不能亲自抚养孩子,那么,在教育孩子时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和贴心,只有在建立了深切的情感联结后,才能有效地影响和教育孩子。
教训二 父母未能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教育孩子。
李磊从小聪明淘气,激起了父亲对他的期望,当然地希望他学习好。可在当孩子的情况与自己的期待不一致时,如果父母能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或能够将孩子对其他方面的擅长和兴趣转移地到学习上来,或者接受孩子的学习不好的事实,采取行行出状元的思想理念,那么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满意度就会上升,亲子关系也会改善,并有可能变得有建设性……怎么打也不认错的孩子,其实也往往是有个性的人,这样的人更需要尊重和肯定,这样才能激发出内在正性的力量。
教训三 夫妻之间缺少精神沟通和支持。
李曾一直在争取妻子,比如频繁拜访岳父母、助妻弟上学,均为了得到妻子更多的认可。因此,如果妻子能够对丈夫内心更多的体察,多在精神上给予一些鼓励和支持,那么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父亲那里不认可造成的缺失,促进其心理成长成熟。可惜,妻子一方面缺少对丈夫的认可,另一方面还错误地与公公配合管理丈夫,使丈夫本来不健康、不成熟的心理雪上加霜,夫妻情感关系恶化。
教训四 精神痛苦无法化解时不懂寻求专业的帮助。
李磊的痛苦很久,一直在自我努力自我救赎,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社会中不少人的认可。但始终未能得到最为渴望的父亲的认可,而沉入深深的痛苦,长久的无法释怀的痛苦终于导致心灵的扭曲,而做出令人发指、不可思议的行为。
这里要特别提示大家,不能释怀的痛苦是一种病,要懂得寻求治疗。心理专业人士可以提供这方面有效的帮助,帮助求助者走出内心的阴霾,转化内心的积怨,建立新的视角,发现出更有效的技巧,实现有意义的、丰富的人生。
深深地为遇难者祈祷!
愿悲剧不再在人间发生!
愿世间充满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