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的守候

标签:
西部铭记 |
分类: 人物专访 |
中秋节前夕,我和凤凰的两名战友赶到湖南常德看望一位越战烈士的遗孀,28年前谈法国指导员在越战中牺牲,其妻杨一华带着烈士的遗孤艰难前行再没改嫁,她一生一世守候的忠贞情节,深深地感动了卷入这场战争的每一个幸存者。
谈法国,湖南省常德市韩公渡乡人,1958年出生,北京机械工程学校毕业,1978年4月入伍,广西边防三师54256部队工兵营机械连副指导员(代指导员)1986年1月18日牺牲,终年27岁。安葬于广西凭祥南山烈士陵园,墓号:南山4排27号。
老公生前且失联多年的战友突然到访,嫂子很高兴,她没有想到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活着,还有人没有忘记她。她虽然健谈,但布满皱纹的脸庞掩盖不了身心淤积的沧桑,其外貌与52岁的年龄极不相符。提起一生一世守候,她这样解释:其实,我这样做只是对烈士负责,我这辈子要做好的头等大事,就是把烈士的后代抚养成人培养成才,除此没有别的想法。谈法国牺牲时,我才25岁,我完全可以改嫁成家,可如果我把这个孩子丢给烈士的老家,让一对失去儿子的老人抚养,这个孩子的人生就会走上另一条路。当今社会,除了卷进那场战争的退役军人,人们不仅淡忘了那场越战,同样也淡忘了在越战中牺牲的每一个烈士,我嫁给他不后悔,为被人遗忘的烈士一生守候也不后悔。
面对现实,这年头很多人的爱情已卷入了无场次的招惹和无尽头的始乱终弃。可她却依旧坚守,她一生只爱一次、一世只等一人的忠贞,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在她身上母性和人性的光芒兼而有之。在无人疼爱、独守空房尽心抚育烈士遗孤的艰苦岁月里,她抵制了再建家庭的一切撮合。她身边的同事和亲人对她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当今社会,有老公的女人都会红杏出墙,老公死了还在守候需要多大力量支撑;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动摇不了的坚守,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一个看不到未来的女人,却要给孩子拥有未来,岂止是伟大。
严格地说,这场付出沉重代价的战争已将卷入战争的人们推到了生死坚守的祭坛。不管那场战争的政治意义如何,也不管高层是否在有意识地淡化那场战争,在那场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不应被遗忘。如果说,一开始望穿秋水的等待是一种寄托,那么到后来的无尽守候却是一种责任,像一个坚守阵地的勇士,坚守着人生所有的承诺和约定,同样以不惜一切代价的代价坚守着陷落民族的未来……
谈法国烈士的遗孀杨一华所在学校。
谈法国烈士的遗孀,一生一世的守候的军嫂杨一华。
谈法国烈士的遗孀,一生一世的守候的军嫂杨一华。
谈法国烈士牺牲时,凤凰越战老兵孙本元(右)冒着敌人的炮火为其收尸。凤凰越战老兵龙杰富(左)孙本元(右)与谈法国烈士的遗孀杨一华合影。
凤凰越战老兵孙本元(左)龙杰富(右)给谈法国烈士的遗孀杨一华赠送一幅字。
谈法国烈士的女儿、女婿。夫妇俩既是大学的同学又是同一所医院的医生。
谈法国烈士的女儿、女婿。夫妇俩既是大学的同学又是同一所医院的医生。
中秋节前夕,军嫂杨一华与女儿、女婿、外孙和凤凰越战老兵孙本元、龙杰富合影。
中秋节前夕,军嫂杨一华与女儿、女婿、外孙合影。
军嫂杨一华与谈法国烈士的结婚照。
军嫂杨一华在广西边防当老师的老照片。
军嫂杨一华在广西边防当老师的老照片。
军嫂杨一华在广西边防当老师的老照片。
军嫂杨一华在广西边防。
年轻时的军嫂杨一华。
谈法国烈士生前在中越边关友谊关留影。
谈法国烈士生前与战友在中越边关友谊关留影。
谈法国烈士安葬于广西凭祥南山烈士陵园,墓号:南山4排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