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定制的苗寨维系了千年古国掀不走的民风

标签:
西部铭记杂谈 |
分类: 苗族文化 |
时代变迁,经济发展,这个社会除了让一部分人过上吃饱喝足、摇头晃脑、醉生梦死的日子,对平民来说,似乎没留下什么值得牵扯的玩艺,当令人头痛脑胀的光景变成过去,后人掀开这段历史或出土所谓的文物,恐怕只有凝结成灾的钢筋水泥了。
面对现实,“破四旧、立四新”摧毁一切的张狂时代终结之后,百废待举之中呼啦而上的城市建设,始终走不出千篇一律的阴影,没有独立个性的东西都不会有生命力。所谓的创新设计,即使耗费巨资建造起来了,这些缺失民族个性的现代窝棚,给人类带来的新奇顶多维持三年,之后,这些建筑就是堆积在民众心眼里的城市垃圾。严格地说,钢筋水泥不仅埋葬了的传承文化的能工巧匠,也埋葬了文明古国的建筑文化,惟有老少边穷之地私人定制的苗寨,维系了千年古国掀不走的民风。
若干年后,当那些在我镜头前发呆傻笑的孩子长大了,回顾搜寻原始村落残存文化遗产的全过程,不仅给我自己,也给擦过而过的每一个人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前一篇:霸蛮苗族民居
后一篇:那夜,最孤单的孩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