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苗族文化传播之二

标签:
西部铭记 |
分类: 苗族文化 |
事实证明,在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社会越发展
,苗族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表现得越明显。就湖南湘西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可见,苗族文化的传播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
,可是在苗族同胞聚居的贫困地区
,真正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传播,却存在着巨大的阻力和障碍。受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制约,苗族同胞的贫困人口在湘西州占了较大的比重,为了活出名堂,不少苗族同胞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谋生,部分人在解决温饱的前提下相继举家迁徙,没有迁徙的村民则拆旧建新,严重地破坏了历史文化遗产。例如:凤凰县毛都塘、扭仁等兴盛一个多世纪的古苗寨,在穷得喊天富得无聊的拆建中,进入了倒计时的毁灭。当一个民族失去了生存的根基,也就失去了传承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当一个民族陷入了穷困潦倒的状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样也陷入生存与发展危机。
面对现实,神秘湘西的旅游开发步入了争相搞怪的绝境。在神秘湘西大旅游的背景下,整个湘西都是吃苗族文化这碗饭,若干大小苗寨、土匪洞、大峡谷相继开发接待游客。遗憾的是,几乎所有接待游客的大小苗寨、土匪洞、大峡谷和苗族歌舞演出都是以“稀奇古怪、巫傩鬼神”为主题招揽生意。拥有悠久、灿烂和荣辱历史的民族文化,不但得不到挖掘、传承、保护和传播,相反在一切向钱看的涌动中被无情地贱踏和扭曲。
如今,民族英雄吴八月连一座纪念碑、铜像、坟墓都没有,其故居一直有村民居住而没有修缮,前几年,国家曾调拨资金修复苗族起义领袖吴八月的故居,可是这笔用于传承民族文化的资金却用到吉首德夯苗寨打造大型演艺场。
严格地说,神秘湘西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包含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民族、民俗等更宽广的内容。面对现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除了陈列沈从文、熊希龄、田兴恕以外,明末清初到民国先后辈出215名将军,抗战时期,带领湘西子弟兵奔赴抗日战场,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献出一切的37名将军,被埋没沉入水底。
当神秘湘西的旅游大开发,步入争相搞怪和自欺欺人的绝境,拯救文化遗产,还原历史真相、恢复民族元气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苗族原生态文化传承的弱化是影响苗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变迁,对传播苗族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传播苗族文化的每一个团队和个人,不仅要充分了解苗族文化,还要把传播苗族文化视为承前启后的伟大事业,只有不断地消除为什么文化传播的不确定性,才有可能确保把苗族文化完整地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前一篇:我所理解的苗族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