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恩节,写给我的“第三者”

(2010-11-26 19:56:42)
标签:

西部铭记

李德铭博客

杂谈

分类: 苗族文化

      感恩节,写给我的“第三者”几天前,我在老朋友湘人老斐的博客看到一篇题为《绿色车厢之夜》的稿子,也许是少有来往的缘故,每一次“会面”都有出乎意料的震惊,我所说的震惊是他选择的话题搅乱了我的方寸,说起来那种不需煸动就能共鸣的原因并不复杂,同一个年代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多少都存有臭味相投和不谋而合的共性,

      不管他是挖空心思,还是随心所欲表述的一切,都得到我的认同,因为他所说的一切正是我所经历和感受的一切。说实话,已经好多年没有人能够用如此尖锐的笔锋从千里之年扎到我些许麻木的内心,更没有人在不同的方位上,为那帮找不到精神家园的同龄人找寻得到比失去更多的影子。那个年代,我们因穷困格外纯真,因纯真而容易满足。不管是得到还是失去的,若干年后,那段不可回闪的历史进程全变成了刻骨铭心的回忆。

      当我看到他所写的《绿色车厢之夜》我真的恨不得从湘西提一瓶特等烧酒与他在湖南任何一个地方畅怀共饮和一醉方休。但凡写作的人其性情都比较复杂,每一个细微之处可以发现诗意,每一个细微之处也可以自寻烦恼。当我的思绪完全沉入《绿色车厢之夜》又找不到可以共饮的人,那个下着毛毛细雨有点冷的冬夜我失眠了!

也许有人会问,湘人老斐的文章到底描述啥样的情节让西部铭记如此铭记而转为不安呢?其实,让我欣赏的老斐所写让我欣赏的东西只是陈述他那个年龄在困惑与希望并存的年代有过的浪漫与激情,文章简略描述:工业时代,乘火车旅行,希翼在旅途中体验新奇、浪漫乃至爱情,是小说和电影中永恒的话题。在没有手机、电脑、qq和家用轿车的时代,青春的萌动、一见钟情、这一切与铁路联系起来,给予了人们多少浪漫想象的空间……于是,《第二次握手》中苏冠兰与丁洁琼两个年轻男女之间始于列车上的情缘、诗人顾城与英儿在三等小站的邂逅以后迸发的激情……。便成了我们这一代人印在心扉里的一种情结,也让我们体会到铁路与爱情紧密相连,是那样地值得回味。

     读完这篇深有同感的好文章,血液如油点火即可燃烧,突然间让我想起了一段浪漫却没有结局的往事。

     好多年前,有一次出远差,为了赶时间我提前去了汽车站,因车站人多且非常吵闹,我就去车站附近的一个书店找书看。当时婚外恋和第三者之类的现象比较少,但描述婚外恋和第三者的书却比较多,走进入书店两边站人堆满书的柜台,我随手将一本《第三者》的小说拿在手上看了看,还没有看明白到底写些什么,有一位与我同龄的女子悄然来到我身边,她微笑冲着我说:“爱看这种书的人,肯定是第三者”,听到这句话,我突然感觉手上的书格外沉重,烙上“第三者”标签的小说如同能看不能摸的文物,我一伸手就被捉住了,我抬头看她的时候可能脸红了,因为我感觉两耳和脸皮烧得厉害,当我看到她像老朋友们一样站在我面前,我又冷静了下来,在回答她问题的同时反问一句:“我不是,你呢?”此时,她依然以先前那种笑容面对我回话说:“曾经是,现在不是了,还想再是,买一本送给我吧。”不知是出于好感还是出于好色,我还不明白那本书写些什么就买了下来送给她........

     没想到,那段鬼使神差的相遇,既然让我与她成为好朋友,并给我的一生留下了无法忘却的回忆!

     其实,我与她认识到结为好友不像现代社会那样随便,相反是这个自称“第三者”的女子像七姐一样关心和影响着我,在若聚若离的相处中,她给我带来了董永式的牵恋与向往,同样也给我带来了天地之别的悲痛与呜呼!

     时间过得真快,背井离乡若干年后回到故乡,她已经不在人世了,她妹妹告诉我,她姐姐病危时唯一交待的后事就是把《第三者》还给我,当那本一直没看明白的书回到我手里,翻开一看才发现书本的内页写着这么一段话:没有一种能够出卖的荒凉,让我带着纯粹灼热的生命再次走进我们相识的书店;也没有一种可以拉长的寿命,让我带着你还没看明白的《第三者》在你远去的车站等你归来........

    看到她写的这些话,我简直不敢碰触那本融入她影子的遗书,尽管我不知道《第三者》写些什么,我也不敢看了,可我明白她做到了第三者所做不到的一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