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西南版图上生息的人们,一直没有摆脱夜郎情结,同时,也没有摆脱夜郎古国到底在哪的疑惑。随着楚文化、滇文化、南越文化和巴蜀文化独特的魅力日渐显现,地理位置上处于四国中间的夜郎古国依然找不到立足的根基,夜郎国有多大?有哪些民族?人口又有多少?从明清时期开始,就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考证,一场持久且艰难的找寻夜郎古国的考古行动一直没有消停,所有人都没有找到让人信服的答案。随着现代考古调查和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夜郎国的神秘面纱就这样揭不开的揭开了。
传说中的夜朗国,在秦汉时期是我国西南版图国土较大的国家,因为地理特殊、交通闭塞,雄踞云贵高原的夜郎国,甚至没有把西汉中期空前强盛的大汉王朝和汉武大帝放在眼里。有一次,大汉朝的使臣来到夜郎国,夜郎国王问汉使:“是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大呢?”大汉使臣忍不住掩面而笑。后来,人们就用“夜郎自大”比喻狂妄无知、妄自尊大。时隔不久,雄才大略,锐意进取的汉武大帝,为了谋求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有效控制西南地区,决定征讨夜郎,最后把夜郎国给灭了。
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满腔热忱的考古学家们难以面对尴尬的现实,探寻夜郎古国的全过程真是山重水复,迷雾重重,摆在眼前的四大谜团无法解开。夜郎国中心区域在哪里?谁是夜郎的主体民族?夜郎的社会性质是什么?夜郎国存在多长时间?考古专家认为,这四大谜团,实际上是夜郎之谜的集中表现。
谜团一:作为一个国家,应该有自己的统治范围,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种“中心”目前有10多种。关于夜郎国的都城在哪里,专家还没有形成共识。贵州专家认为,贵州省的安顺、桐梓、六枝、望谟、惠水、长顺和三都等地,有可能是夜郎国的都城。并认定古夜郎的政治文化中心就在贵州境内。有趣的是,云南、广西、湖南也认为在自己的区域内,各方提出的“中心”,并非子虚乌有,都能引经据典。贵州长顺县广顺镇有一座古城,面积为2平方公里,有4个出口,内有两道城墙,用土石筑成。当地人世代传说,这是夜郎王府,又称竹王府。古夜郎的中心被指为贵州毕节可乐地区。2000年5月,湖南怀化沅陵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巨型墓葬群,其年代在战国至汉代之间,有的墓葬规模极高,有专家推断,墓主可能是夜郎国国王,沅陵有可能是夜郎国国都。专家推测,夜郎国由于战争等原因,历史上可能曾经建立过几个都城。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展,虽然夜郎国的轮廓日显明朗,但是未能得到普遍认可。
谜团二:谁是夜郎的主体民族?对于夜郎国的主体由哪个民族组成,专家们也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苗族的先民,有的说是仡佬族的先民,也有的说是布依族的先民,也有的说是彝族人的先民羌人。最盛行的说法,夜郎国统治4个民族:苗族、彝族、布依族和仡佬族。如今,这四个民族都成立了自己的民族学会,并为求证本民族是夜郎国的先民,一些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已经受到了民族感情、政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带着复杂情感来研究这些问题,既是找到了“答案”也难以让人信服。
谜团三:夜郎的社会性质是什么?根据对夜郎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理解和评价,对夜郎社会性质的认识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一是奴隶制社会的早期阶段。二是原始社会的末期阶段。三是封建社会早期。四是双重经济体制,即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已经对夜郎产生了较大影响,并逐步改变当时的社会状态,处于一个过渡阶段。
谜团四:夜郎存在多长时间?学术界对夜郎的时间界定大相径庭。由于夜郎国灭亡的事件史书有明确记载,所以,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夜郎国存在了300年左右。但是,它建于何时,它的上限在哪里,仍然没有获得统一认识。夜郎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献记载都是寥寥数语,而且彼此存在分歧。这些年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和民族学专家的分析和研究结果,都存在与之针锋相对的观点。由于关于夜郎的文献记载十分贫乏,而且彼此存在出入,夜郎研究的突破口就自然地寄希望于考古发掘了。由于出土夜郎国的文物不够丰富,尤其缺乏对夜郎时期高等级墓葬的发掘。区域文化的确定,仍需要一个从定量到定性分析的过程。再说,既然夜郎国是被汉武帝所灭,看重史记注重标榜的汉武大帝,征讨夜郎一统江山的功绩,为什么却是一片空白?!
权威考古专家认为,历史研究只能逐渐接近真实,而无法复原,这恰恰是历史的魅力所在。通过多年研究发现,很多研究夜郎国的专家学者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在他们的想象中夜郎国可能存在一个有雄伟国都、庞大主体民族、发达文明的夜郎国,在这种思路主导下进行研究夜郎,本身就是一种潜意识的误导。夜郎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对夜郎古国的研究似乎山穷水尽!几十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伟大辉煌的夜郎古国,可能是一个空中楼阁,是一个永远也找不到的虚幻的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